八號我會回到龍山,之後我會一直在龍山電池廠,你們什麼時候來都行。”陳維政說:“只是來的時候,別太沖動,我那裡有一支警衛營,象剛才這個走狗的行為,在我那裡,被直接被打成蜂窩。如果子彈不長眼,還會牽累你王大公子。到時別說少口氣,就是少條胳膊半條腿,你們山前山後老王家問起來,也不好解釋。”
王公子的隨從氣得青筋直爆,氣喘如牛。王公子瞭解深淺,知道陳維政此話不虛,死在警衛營槍下的人,不是個位數,這些當兵的,可不管你是山後王家還是山前王家,敢不按規矩行事,直接用爆炸彈說話。見識了陳維政的威勢,也沒有再說場面話,帶著幾個隨從,拉風而去。
劉懿問陳維政小裕怎麼樣了,陳維政說是好事,讓她放心。
這時任隨上來,問陳維政是四號去南江,還是明天去。陳維政說最好是明天晚上去,開夜車人不累,開車的人又多,四號在那裡遊山玩水一天,五號中午吃完喜酒後回程。黎卉很贊同,說小竹會去玩,我們也要去玩。
九嶷山,九峰聳立,山峰聳翠,巍峨壯麗,溶洞密佈,綠水常流,自然風光十分秀麗。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域、石樓、朱明、瀟韶八峰,拔地而起,如眾星拱月,簇擁著舜源峰,緊緊依偎在兩旁的娥皇峰與女英峰,特別端莊秀麗,婀娜多姿。登臨舜源峰,極目遠眺,莽莽群山,綿延起伏,如千帆競發,奔騰而來,不禁使人感慨“萬里江山朝九嶷”的磅礴氣勢。
在舜帝陵,黎卉問了一個經典的問題:舜帝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
小裕在百度上找到一個答案:據記載,似乎是堯、舜、禹之間是禪位關係,但實際上,到他們老年時,被後繼者放逐了。堯被舜放逐,舜被禹放逐。舜在流放的過程中行至九嶷山而卒,也就葬在了那裡。
黎卉不認為這是最佳的答案,甚至認為這完全是的強拉附會,不足採信,導遊是這樣解釋:《史記?五帝本記》中關於舜帝的一段文字,它記載了舜帝生前事蹟: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
小松比較傾向於南巡一說,認為凡偉大的領袖,都比較喜歡南巡,古代如此,現代亦如此,不南巡難以成事,所以,舜帝來到此處是南巡絕不是放逐。至於為什麼會來到此處,那跟交通工具有關,舜帝當時沒有高鐵,也沒有飛機,最好的交通工具是坐船,從湘水坐船南下,如果順利的話,可以去到湘水源,在湘水源步行十餘里,轉入灕水,從灕水順江而下,則進入南海。但是當時資訊不發達,也沒有GPS導航,因此在湘水與瀟水的匯合處被萍島誤導,把瀟水當成了主流,沒有進入湘水而是誤入瀟水,最後來到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更加悲摧的事情發生了,《水經注》說:“蒼梧之野,峰秀數邵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這裡每座山峰相近,每一條山谷都流出一條小溪,舜帝走完了所有的溪流,走來走去也沒有走出這座山,直到最後死在這裡。
小裕說:“這也太悲摧了!我情願相信放逐也不願意相信小松的理論。”
華崢說:“多麼美麗的傳說,到了松表叔口裡居然變成一個迷路的傻瓜,太沒有詩意,按照松表叔的說法,後來娥皇女英也是因為鬱悶才把竹柺杖哭出斑點。真是沒勁!”
一夥人哈哈大笑。
遊九嶷,只為感受舜帝那種“勤為民,憂苦人,只為蒼生不為身”的精神,又感動於娥皇、女英鍥而不捨萬里尋夫的堅貞,追尋人文始祖的足跡,見證古老的愛情傳說。
熱鬧的嫁女酒宴,悲情的之子入歸,父親期望的目光,母親殷切的淚水。任隨有點後悔沒有大搞排場,而是儘量的低調,在親戚們的眼中,只有兩輛小巴一輛MPV的小車隊有點寒酸,不夠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