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梁舒的擔心並不是多餘。
回到後山村,孩子們剛開始有些陌生,不到一會兒就玩的特別投入。
尤其是年年,平日跟著幾個大哥哥姐姐後面玩,卻始終被圈在大院裡。
回村後直接放飛自我,穿著奶奶給準備的花棉襖跟著哥哥姐姐到處亂跑。
梁舒一眼看不見她,就偷溜了出去。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炊煙裊裊,乾冷的天氣好像隨時會下雪。
他們這一年回家恰巧和上一次場景差不多。
江廷川的妹妹今年沒在家過年。
何淑珍正在剔排骨,村裡殺豬,他們家分到整整半扇豬肉,現在將肉和排骨剔出來。
現在全家最暖和的地方是廚房,婆媳三人待在廚房,一邊燒火一邊聊天。
“嫂子,紅豆今年上初中了吧?”
周月梅點頭:“今年夏天該上初二了。江振也都上三年級了,時間過得真快。”
“可不是,我剛在這兒的時候,江振還是個小蘿蔔頭。跟在我身後,天天唸叨‘嬸嬸,我要吃糖雞蛋’。”
周月梅噗嗤笑了出來。
“也只有你慣著他們,想著用白糖給他們炒雞蛋吃。”
“哈哈,生活很苦,多來點糖就好了。
孩子們還小,大人倒無所謂,在我們能力範圍內,儘量讓他們快樂些。”
這是梁舒生活的宗旨。
如果不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環境,該檢討的是大人。
而在自己有能力的範圍內,更不必摳摳搜搜。
其實江家人在這一點已經做的很好。
她原生家庭的生活環境就很令人窒息。
除了弟弟時不時能吃上些零食、雞蛋,她們姐妹幾個只能看著。
像雞蛋、野果這些東西並不是說沒有。
可即便有,一向省吃儉用的父母還是會將這些東西收著。
等著來親戚,等著賣掉,等著關鍵時候有大用,但從想不起來給孩子吃。
有時候雞蛋,鴨蛋都臭了,最後心疼的拿出來扔掉。
那時候她會想,如果這些東西能給她吃多好呀,扔掉太可惜了。
後來她就麻木了,她不該奢求那些多餘的溫暖。
他們並不是想不起來給孩子吃,而是想不起來給他們姐妹幾個吃。
所以生了孩子後,像是彌補式育兒。
她將自己有的,能給孩子的,全部提供。
他沒想到的,還有江廷川跟著補充。
梁舒說完那些話,周月梅眼中帶著羨慕。
她何嘗不想給自己孩子提供優渥環境。
奈何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家庭婦女,雖然公婆體諒,也無法改變收入微薄這個現狀。
在農村,兄弟兩個的田地都是平分。
老二一家沒回來,他們的地都讓自家種著。
寄些菌菇上去,梁舒還每月按時給寄錢回來。
他們已經沾了小叔太多的光,佔了太多便宜。
“你們倆看著點兒鍋裡,我把肉,還有錢給你們奶奶送去。過年了,不能再等人家催。”
說完何淑珍便提著肉和幾包東西出了門。
見婆婆離開,梁舒把板凳向周月梅旁邊挪了挪。
“嫂子,你和大哥之間是不是出問題了?”
周月梅向灶堂裡添了幾塊木頭,漫不經心道:“為什麼這麼說?”
“我有眼睛可以看,有腦子可以發現。你別難過,有什麼事情大家一起解決,要是感情問題你……”
梁舒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說,在她的意識裡,合則聚不合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