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1部分

帝國的一部分。也透過輸出移民拓展了整個民族的生存空間。後者則是在列強能夠容忍的範圍內擴張勢力。大明在婆羅洲和越南北部的擴張,就是在列強所能容忍的範圍內進行的。

左宗棠已經看完了出訪計劃書,他也沒有再東拉西扯什麼,開口就直奔主題“皇上,此次訪歐的重點,是和俄羅斯締結和約?歐洲的訊息,現在奧地利帝國正出面當和事佬,看來很有可能談下來……”

朱濟世一笑。奧地利皇帝這個忘恩負義的笨蛋哪裡是在當和事佬,明明是想葬送自己的帝國!

根據歐洲傳來的訊息,歐洲戰場在去年一年當中打得非常激烈。英法土薩四國聯軍在巴爾幹半島取守勢的同時,又在克里米亞半島登陸,試圖攻佔俄國黑海艦隊的母港塞瓦斯波托爾,全殲俄國艦隊。但是英法聯軍的戰爭進行的並不順利,俄國人在塞瓦斯波托爾港周圍的防禦非常堅固,而且還使用了從明軍那裡學到的本事打起了鐵絲網蹲坑流!雖然沒有後裝擊針槍的俄國守軍火力顯得有些不足,但是他們好歹都是裝備了仿貝色麥步槍的精銳俄軍,而且還有a油手榴彈和a油炮彈助陣。打得英法聯軍死傷慘重也沒有能啃下要塞。

而俄國海軍元帥緬希科夫指揮的十幾萬援兵在去年10月份趕到塞瓦斯波托爾前線,結果英法土聯軍因為害怕遭到俄國優勢兵力的夾攻而放棄了對要塞的包圍。撤退到了耶夫帕託利亞固守,隨後俄軍又對該地發起猛攻,但卻以慘敗收場因為緬希科夫元帥帶來的部隊不是裝備了來復槍的精銳,他們主要靠滑膛槍混市面,結果又被英法聯軍打得死傷慘重。不過克里米亞半島的戰局,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在巴爾幹半島,得到英法聯軍支援的土耳其軍隊也止住了一路潰退的敗局,將戰線穩定在了保加利亞東南部。而且土耳其人也學會了挖坑拉鐵絲,他們還得到了英法提供的來復槍和澱粉炸藥,因而頂住了俄羅斯人的猛攻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傻瓜也看得出已經有陷入僵局的苗頭。無論俄國還是英法土薩,都拿對方沒有太多的法子。而且在以往的幾次戰役中,都出現了進攻一方死傷慘重,防守一方取得勝利的結果。

顯然,鐵絲網+壕溝+來復槍+澱粉(a油)炸藥給戰爭帶來的變化是有利於防禦而不是進攻。因為鐵絲網蹲坑流戰術對防禦的加成極大,而大威力的爆破彈因為沒有遠射程的線膛炮而無法在進攻中發揮多少威力。進攻一方在鐵絲網和戰壕面前幾乎束手無策。

由於俄國人在1853年下半年和1854年初所取得的戰果(比歷史上要大得多),如果戰爭陷入僵局,然後在各自的實際控制線基礎上進行和平談判,俄國人無疑是贏家他們最多吐出保加利亞,但是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無疑會被俄國佔領。這樣的結果,肯定是沙俄樂意接受的。

可是奧地利帝國卻去1854年夏季(比歷史上晚)和普魯士締結防禦同盟,宣佈中立。同時又在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同匈牙利的邊境陳兵8萬,而且還和土耳其簽訂條約,取得在戰爭結束之前佔領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授權”。在完成這一系列部署之後,奧地利帝國才在1854年底宣佈調停戰爭,並且向包括朱濟世在內的幾個主要參戰方的領袖發出邀請,請他們去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聚。

奧地利帝國這種調停,還不如說是在為背叛“神聖同盟”找藉口!俄國佬要是嚥下這口氣,他們就不戰鬥民族了!

“皇上,奧地利似乎是武裝調停,如果奧國參戰的話,俄羅斯的處境就更加不利了。”羅澤南也和左宗棠一個意見,他皺眉道,“一旦俄國人在歐洲同英法薩土停戰,有沒有可能集中全部力量東征?”

朱濟世搖了搖頭,“放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還有保加利亞?那可是歐洲的富庶土地,比東西伯利亞和東哈薩克草原富裕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