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不能容忍他的宿敵繼續作喀喇契丹國的君主,他於1218年命令他最傑出的一位部將那顏者別統率2萬人進攻該國。者別奉命首先要保衛阿力麻裡和保證蘇格納黑的繼承權,但是,當他抵達阿力麻裡時,屈出律已離開該地奔赴喀什噶爾避難。八拉沙袞和今天的謝米列契耶之地不戰而降。者別由此直下喀什噶爾,在喀什噶爾,穆斯林居民們把者別作為使他們擺脫迫害的救星來歡迎。由於者別對他的軍隊實行了嚴格的紀律,特別是禁止搶劫,志費尼說,他們路過時所受到的歡迎像來自安拉的祝福。屈出律朝帕米爾方向逃去,但被者別的隨從們追上,在撒裡豁勒河附近把他殺死(1218年)。
現在整個東突厥斯坦--伊犁河、伊塞克湖、楚河和怛邏斯河流域--歸併於蒙古帝國。
蒙古學研究之一
更新時間:2005-7-23 10:49:00
字數:3626
菸草傳入女真的路徑
李漪雲在2001年第1期《內蒙古大學學報》上發表題為《菸草經由蒙古傳入女真考》認為,學術界一般認為,菸草是明末經由朝鮮傳入女真地區的。李漪雲透過史料和內蒙古美岱召壁畫說明菸草在14世紀末已經傳入中國,並且塞北吸菸風氣已漸。菸草傳入中國要早於朝鮮,明末女真社會中的大量菸草,並非來自朝鮮,菸草被大量賞賜於蒙古首領,菸草是由商人從江蘇、福建販至漠南,又經漠南傳入滿洲。當然,朝鮮產菸草,並在明末透過走私和少量合法攜入曾流通到遼東及女真族中,也是不爭的事實。
馬頭琴源流
《馬頭琴源流考》是柯沁夫發表在《內蒙古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上的論文,文章針對國內外學者在研究馬頭琴源流時有很多種說法的現狀,在深入研究馬頭琴形制和功能的基礎上,得出馬頭琴的世系是:火不思‐馬尾馬頭琴(火不思式潮兀爾、弓弦蘇古篤)‐胡琴(忽雷式潮兀爾、葉克勒)‐馬頭琴。文章從馬頭琴的近親胡琴說起,唐代胡琴的涵義是泛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和西域彈撥樂器,主要是指傳入中原的忽雷、琵琶等梨形音箱的彈撥樂器,有時也專指忽雷或琵琶。到了宋代,胡琴的名稱保留了下來,但不再指忽雷或琵琶了,因為忽雷和琵琶已經成了固定的名稱了。北宋末年,西北草原上出現了&ldo;馬尾馬頭琴&rdo;,使宋代的胡琴的涵義由彈撥開始向弓弦轉移。深入研究馬尾馬頭琴,我們就可以知道,馬尾馬頭琴就是由彈撥演化為弓弦的火不思。火不思,蒙古族、納西族彈撥鳴弦樂器。《元史&iddot;禮樂志》記載:&ldo;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rdo;火不思是元蒙時期的稱謂。忽雷,古代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其形似火不思,梨形音箱,蒙蟒皮,長杆,無品,頭雕龍首為飾,大忽雷長285尺,設二絃軸,左右各一;小忽雷147尺,亦二絃軸,同設一側,音色&ldo;清越而哀&rdo;。所以,二者都有由彈撥樂器演變為弓弦樂器的條件。那麼,馬尾馬頭琴究竟是什麼?當時的馬尾馬頭琴是四弦的火不思的可能性更大。元代,蒙古族繼承了馬尾胡琴,並稱其為潮兀爾,是四軫一側的火不思式潮兀爾。元代,胡琴的指向有了明確的概念。《元史&iddot;禮樂志》記載:&ldo;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rdo;其實,此時的胡琴是二絃的忽雷式潮兀爾。因蒙古族是特別喜愛馬的民族,大約在清末民國初年期間,潮兀爾的琴首,逐漸統一為馬頭形狀,因此,潮兀爾進一步演化並統一為馬頭琴。因此說,唐代火不思應是現代馬頭琴的遠祖;而作為弓弦樂器家族,宋代馬尾馬頭琴(即弓弦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