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有,當然有,如果我們有了火車和鐵路,輕易就能把草原給分割開,讓遊牧民族遊不起來,更加聯合不起來。到時候,主動權在於我軍,想把草原上的韃靼人趕走就趕走,想殺就殺,想奴役就奴役。”

“修鐵路真能根治遊牧民族?”那侍衛隊長明顯不太相信。

“當然能,遊牧民族之所以利害,一是因為他們好勇鬥狠,二是因為他們流動性強,易於組成聯盟。要打破這種現狀,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分割草原,讓蒙古各部各居一地,遊不起來就聯合不起來,各個擊破就是輕而易舉。”

“鐵路,其實就是一條封鎖線和補給線,我們可以在鐵路沿線設堡壘崗哨,又可在指定地段佈下重兵,一旦發現有蒙古人靠近鐵路線,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隊就殲滅一隊,一直殺到他們不敢靠近為止。”

“就算蒙古人集中全力來攻我們的據點,我們也可以據兵營為守,然後沿鐵路線快速運兵馬到前線,機動性比蒙古人還高,他們怎麼打得過我們?就算是蒙古人勢大難敵,我們的駐軍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沿鐵路線返回,然後再組織更大一場攻勢。”

“所以說,鐵路,是對付蒙古人的利器,有了鐵路,長達一千多年的遊牧民族之患將不再重演。”

第291章 大修鐵路(中)

七月,夏雨多發時節,從七月初二到初五,連續五天的暴雨,再次導致北平城內澇。夏澇春旱,北平城實在不是一個宜居城市,然而這裡是鎮防蒙古人南下的重鎮,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以後就算要遷都,也要將這裡留為軍事首都。

哪怕北平不是軍事重鎮,也是一座不能廢棄的大城市,所以再麻煩,萬磊也要好好地整治內澇。北平作為元大都,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了,與很多老城一樣,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已經堵塞癱瘓了,不但要下大力氣疏浚,還要整體規劃新的排水道。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正當萬磊在忙活排水設施時,北平城南傳來一個噩耗——盧溝河決口了,洪水四處亂竄,一夜之間隔斷了順天府與南邊兩府的的陸路交通,商旅更是斷絕。

盧溝河,起源於山西,流經順天府南部,是順天府境內重要河流之一。由於其上游流經太行山、陰山、燕山等植被覆蓋率較低的沙丘地帶,使得盧溝河的含沙量極高,有小黃河之稱。

進入順天府境內後,河流落差變小,水流放緩,泥沙大量淤積,至於河床漸高於地面,形成地上河,與黃河一樣,極易決口。正因其河道遷徙無常,兩岸百姓又稱其為無定河。

為了保這條河流安全,以前的官府幾乎年年徵丁修河堤,自從順天府“獨立”之後,因為各種原因,河堤就一直沒修過,能挺到現在才潰堤,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萬磊從來不期望幸運這種事情發生,他一聽說盧溝河決堤,馬上把治內澇的工作交給北平城內的各級官員,自己帶著一支考察隊,冒雨出城前往察看災情。

好在盧溝河決口是北邊決口,所淹的區域都在順天府境內,而順天府的冬小麥早已收盡,雖然有些棉田被淹,不過影響並不大,因為順天府重點開發的耕地在城北和城西,城南一帶多是鹽鹼地,暫時還無法整治,很少有農戶來這裡耕作。

農田受災面積少,不過讓萬磊頭疼無比的是:盧溝河上最重要的一條橋樑——盧溝橋被沖垮了。

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面,是南方進入北平城的要道之一。這座長近三百米的大石橋始建於金朝,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可謂是飽經滄桑。由於橋體是石體結構,堅固程度自然略差些。

而且這一兩年來,南方運進北平的大量煤鐵礦都從這橋上過,幾千斤重的馬車車隊不停地碾壓,這座大橋終於不堪重負,幾場洪峰沖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