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個小表妹實在招人愛,難怪連父皇都喜歡她。
袁妃請四皇子去用膳的時候,兩個小孩正趴在那裡玩投壺。四皇子對這遊戲輕車熟路,習箭之後更是準頭大精。而書衡卻有著上輩子公園套圈十中七八的良好手感和絕妙運氣,竟然能步步緊追不落下風。如今正競爭到激烈關頭,書衡執起羽尾柘木小矢掂量了又掂量,準備把七比八的比分再次追平。
她輕喝一聲,正要出手,剛好貴妃姑母走進,瞧到那雙蟠龍對口四神紋青銅曲腹壺,忍不住眼角抽了抽,啊喲了一聲。書衡手一抖,那銀箭吧嗒敲上壺身,掉落在地上。四皇子哈哈大笑,伸手揪她的小鬏鬏:“剛剛誰說自己百發百中打遍天下無敵手來著?這才現在我眼裡呢。”書衡先是幽怨的看了眼袁妃,又把自己的腦袋從魔爪下拯救出來,鬱悶的發狠:什麼時候讓你嚐嚐我的百發百中抓奶龍爪手,保證讓你丟盔棄甲哭著求饒。
袁妃把箭矢統統抽出來,放回銀口雲紋烏木箭筒裡,捧起曲腹壺小心的檢查了一番,又拿手絹擦了擦,重新放到百寶架子上,笑嗔四皇子:“我原以為自哪吒拿混天綾洗澡之後再無人幹這類事了,誰知今個兒好端端的,你偏找了它來投壺。這可是周朝的文物,絕版的古董。”她嗔的物件是四皇子,因為在貴妃娘娘心裡,女孩子向來是乖巧可愛的,這麼淘氣調皮的事情一定是男孩子乾的。可實際上卻是書衡從架子揀出來的,看中它厚重樸實耐操練。也怨書衡太傻,她只看那瑪瑙碟子翡翠碗是值錢的,卻不知道這其貌不揚的糙壺也有這麼大名堂。怎麼偏偏隨手一拿,就把壺的祖宗給拿出來了呢?
四皇子肯定是識貨的,竟然不提醒自己一聲。這樣一想,書衡向四皇子投去怨念的目光。四皇子接受到訊號,很大度的將錯就錯:“母妃也太小心了。這壺放著也是放著,擱了這麼久了淨落灰,拿出來玩玩,也算是物盡其用。”
書衡在一邊把頭磕到了桌子上:你趕緊認錯做個乖寶寶就成了,強詞奪理個什麼。四皇子見狀以為她羞愧的無地自容,於是衝她一笑,再接再厲,寬慰道“這東西雖然珍貴,可白放著便是天大的價值也體現不出來。今日閒作樂,博賓主一笑,它的功效已然超常發揮,便是眠於九泉也該瞑目了。”書衡絕望的再次以頭觸桌。
袁妃先是一怔,繼而一指頭戳到他腦門上,貌似跟袁夫人呆久了她也染上了這個習慣。“讀書讀多了,反而愈發淘氣還學會狡辯了。有眼無珠,暴殄天物,仔細父皇訓你。”四皇子與她不是親母子勝似親母子,眼瞧的她其實並未動怒,笑道:“父皇再不為這個訓我的”
當即一躬身從她袖子下鑽了出去,叫道:“開飯咯,來晚了就沒有了。”這句話顯然是說給書衡的,書衡當即從炕上出溜下來往外奔。無他,這下子還真敢把她愛吃的都搶走。說好的皇家體面呢?還要不要身份了?
袁妃娘娘眼看著小侄女朝自己跑過來,臉上堆滿慈愛的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誰料書衡做了跟四皇子一樣的動作,從她袖子下面鑽出去了,連躬身都不用……她個子矮。袁妃頓時僵在了那裡,嬌柔的面龐上滿是怨念:都是小淘氣把小可愛帶壞了,還我軟萌好捏的小包子……
其實剛好相反,帶壞四皇子的恰恰是書衡。早先時候四皇子是個規行矩步舉止老成的人,其堪稱皇子的楷模孩童的表率。當別的小孩還在摸魚兒捉鳥兒光屁股鬥蛐蛐兒的時候,他就開始筆墨紙硯琴棋書畫,不哭鬧不淘氣不犯錯誤不亂規矩,一言以蔽之:別人家的孩子!(還真是別人的)但袁妃卻不這麼想,在她心裡自家兒子白長了一副絕好皮相,真是一點都不可愛。要說她和四皇子的相處模式那真是相當奇妙。
某日,袁妃捧著一個菜碟做迎風灑淚狀,深情款款教育兒子:“自古有傳,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滴水穿石鐵杵成針。今日我立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