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集團軍,他還真的是第一次指揮,不敢說自己真的就可以勝任這個職責,所以他還是推脫了一番,不過有資格指揮七萬人兵團的將軍在這個時候還是沒有,林沖和魯達雖然久經戰陣,可是並沒有指揮大兵團戰鬥的經驗,他們一直都是最驍勇的騎兵戰將,指揮那麼多軍隊,林沖自認還不可以。
魯達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心思比一般人細膩的多,可是這並不代表臨陣指揮就真的優秀,從這一點上來說,林沖和魯達都還沒有真正的成長。
大宋有猛將,沒有名帥……
岳飛他們就更不用說了,擔任統制之職還是火線提拔,而如今要他們指揮全軍那是萬萬不能的,唯一有資格的嶽翻不願意,說信心不足,那麼只有張叔夜這個“飽讀兵書”之人來做這個事情了,不過考慮到張叔夜的實際問題,張英還是讓嶽翻在一旁盯著張叔夜,不要讓他犯了大錯,錯過絕佳戰機。
這樣的情況下,大戰開始了,戰鼓隆隆,張叔夜開始詢問自己應該怎麼做,嶽翻突然覺得有張叔夜在前面頂缸,他就不怕了,於是對張叔夜說道:“兩軍相交,應該首先儘可能的在遠處擊殺敵軍,減少敵軍數量,步兵對抗騎兵是這樣,對抗步兵更應該如此,我軍弓弩優良,乃是賊軍不具備的優勢,首先應當弓箭齊射。”
張叔夜深以為然,手持徽宗皇帝御賜天子劍,大喝道:“弓弩手聽令!放箭!”
與此同時,對面鄧元覺兵團的軍陣也開始變化,戰鼓聲響起,戰爭全面展開!
宋軍陣營的戰鼓聲陡然一變,張叔夜的指令隨著傳令兵的傳達迅速傳遞給了每一個弓弩手,這些弓弩手都是訓練有素之輩,在戰火中逐漸成長,立刻按照大宋標準戰陣方式彎弓搭箭,瞄準,齊射!
嶽翻有些無語的看了看張叔夜,然後說道:“副帥,難道不該是先命令弓弩手彎弓搭箭,然後再放箭嗎?您這直接讓他們放箭,是不是有些不妥?可別讓統制官們覺得主帥是個不懂兵法的人啊!”
張叔夜老臉一紅,略顯驚慌道:“你是參議軍機之人,讀的兵書比老夫多!你有經驗,你告訴老夫該怎麼做,快說!這是戰場!老夫沒有指揮過那麼多人!”
嶽翻快速說道:“彎弓,搭箭,瞄準,放!四個步驟!還有,我們弓弩手甚多,應該要以三段射之法讓弓弩手對賊軍造成持續打擊,讓他們抬不起頭,這樣說,前中後軍弓弩手為三列,分三次射擊,第三列射完,第一列弓弩手繼續射擊,以此類推,直到賊軍衝到陣前為止!”
之前嶽翻就已經佈置好了弓弩手的三列位置,早就打算好了三段射,結果張叔夜一激動,直接齊射了,果然是個新手。
張叔夜的老臉漲得通紅,立刻下達指令:“弓弩手以三段射之法,分為前中後三列,依次發射,第三列射畢,第一列緊隨其後射擊,直到賊軍衝至陣前為止!不得有誤!”
於是片刻慌亂之後,大宋軍陣的弓弩手們找到了感覺,第一列射完,蹲下,第二列射完,蹲下,第三列射完,彎弓搭箭,第一列接著射,這樣直觀的感受很快就讓鄧元覺覺得喘不過氣來,宋軍弓弩之優良獨步天下,尤其他聽說過宋禁軍制式裝備神臂弓,更為強悍,只是江南廂軍沒有神臂弓,南京二十萬禁軍有神臂弓,可是數量太少,全都給了方臘的御林軍。
他們也有仿製的決議,不過時間太短,還沒有仿製成功並且列裝,此時只能承受宋軍遠距離箭矢打擊,而他們的箭矢根本射不到宋軍陣列,所以,鄧元覺命令那支敢死軍一萬人不惜一切代價朝著宋軍衝鋒,爭取時間,而他們卻在緊急裝備盾牌和刀槍,緊急列陣,看似衝鋒,實則準備隨時撤退。
宋軍西軍來了,有騎兵,我們要撤退的話,也要用完整的軍陣撤退,否則很容易被騎兵咬死,鄧元覺本不該有這樣的覺悟,但是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