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0章 烏煙瘴氣
深沉的夜對於三好家是一個結束,但對於服部保長卻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夜半三更獨自一人撐著雨傘站在滿目瘡痍的二條御所裡,看著幾十個忍者披著蓑衣在雨水裡發掘屍首,看到幾個時辰前依然美麗的御所變成廢墟,幕府將軍一朝命喪黃泉,即便鐵石心腸也要為之動容。
“太慘了!實在太慘了……”服部保長默默的盯著忍者們把死者的屍體一一擺放在水窪裡,暗歎道:“殘酷的讓我保長也無法忍受,室町幕府兩百年的基業就這麼毀在那殺兄弒君的蠢材手裡了!實在太可惜了。”
幕府完了,這是看到現場廢墟後每一個武士的心裡話,不論室町幕府曾經多麼輝煌燦爛,都終結於足利義輝之死的那一刻,無論將來足利義秋有多大的能耐重振聲威,都無法掩蓋他殺兄弒君的惡名,他的名聲完了,他的後代失去正統性,他已經失去成為將軍所應有的基本品德。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第二天一大早三好家發覺二條御所裡的屍體不翼而飛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被狠狠的擺了一道,足利義秋氣的暴跳如雷,在床上拍著榻榻米折騰半天,最後還是撐不住患上感冒風邪、發熱頭痛的病症,除了躺在床上不停的咳嗽,完全沒有任何的辦法。
松永久秀也病倒了,他比三好三人眾敬業的多,扛著大雨沒有選擇躲起來,於是就享受起足利義秋同病相憐的待遇,本來這也不失為接近足利義秋的好機會。奈何他的兒子松永久通捅了大婁子。需要直接承擔“暗殺”將軍的惡名。惡劣的局勢讓他難以安心的待在床上休息。
與此同時,二條御所的慘案終於散播開來,服部保長利用發達的情報網,迅速把昨日裡足利義秋率軍攻打二條御企圖篡奪將軍之位,並親手逼死嫡親兄長足利義輝,眼睜睜看著母親慶壽院自殺的訊息傳揚開來。
更妙的是這不是謠言,而是真憑實據的事實,足利義輝及其母慶壽院、其側室小侍從。以及譜代家臣等數百口的屍體,全部安葬在京都相國寺塔頭光源院內,相國寺住持親自前往光源院為死去的徵夷大將軍做水陸法會,更進一步佐證這一事件的真實性。
待頭昏腦脹的三好家發覺情況不對準備闢謠的時候,京都大內裡的正親町天皇下詔慰問可憐的足利義輝以及他的遺孀近衛賢子,朝廷裡以従一位關白左大臣近衛前久為首,文武百官數百人浩浩蕩蕩的前往光源院弔唁逝去的將軍。
大概是基於唇亡齒寒的心裡,這次京都公卿們的意見出奇的團結,哪怕是近衛前久的政敵二條晴良也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給他上眼藥,畢竟幕府這二十年來給朝廷帶來的好處多不可數。正親町天皇不用學他父親後奈良天皇賣字養家,堂堂権大納言也不用滿街兜售自家菜地裡的新鮮蔬菜。日子過的優渥舒坦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公卿們的體面總算保住了。
來自京都各界的善男信女,領受過幕府大恩的公卿、武士、僧侶、文化人等自發的來到光源院憑弔死去的徵夷大將軍,曾有人寫下悼詞:“君為將軍名震天下蓋四方豪傑,盛年戰歿基業盡毀一朝榮華散。”
足利義輝得到的戒名為光源院融山道圓,這個戒名算作為他的一生劃上一個不太完美的句號。
在弔唁的過程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武士越來越多,難免會有人內外諷刺足利義秋的惡行,對此他也只能聽之任之不敢有絲毫的針對之策,他更關心的是理順現在的亂局,儘快結束由於二條御所出事而引發的“騷動”。
這場“騷動”被稱作永祿大逆,完全不像足利義秋輕描淡寫所說的樣子,足利義輝被殺那麼大的事情又哪裡是他一個人就能掩蓋的,隨著正牌將軍死在二條御所裡,使得京都的局勢立馬變的撲朔迷離。
這畢竟不是一百二十多年前的嘉吉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