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避戰不敢與之相抗,卻趁著這個機會,對毅然北上抗擊建奴的刑天軍下毒手,還肆意屠殺大明自己的百姓,殺良冒功,搶掠百姓財物,但是很不幸的是官軍都是一群酒囊飯袋,不但沒有能趁機撈到便宜,還被刑天軍打了個屁滾尿流,刑天軍可以對此事就此揭過,既往不咎,但是告誡朝廷以及各地官府、官軍以後休要再打刑天軍的主意,現在最好聯手先將韃子逐出關外,不要幹這樣親者痛仇者快,同室操戈之事了。
同時這片文章之中也將刑天軍此次北上和韃子打的幾仗做了交待,公佈了刑天軍的戰績,以及京輔各地官府對刑天軍抗奴之舉的敵視態度。
這篇文章以極短的速度便被細作和斥候們張貼到了京輔各地,最先是順德府城門處出現了這張佈告,緊接著周邊甚至連京城之中到了過罷年之後,也出現了這片文章,頓時在大明境內又引起了一片譁然,惹得老百姓大罵朝廷混蛋,就連一些士子們也上書彈劾高起潛,這個時候不去率兵打韃子,卻要去對付來幫朝廷抵禦建奴的刑天軍。
人心之中自有一杆秤,可以衡量出誰在為國為民著想,在這方面,掌握著輿論權的朝廷以及官府方面卻沒有考慮到搶佔先機,當此事鬧開之後,朱由檢是最後得知的訊息,當得知高起潛在漳河大敗的訊息之後,另外又得到了廣平府一個官吏的奏疏,詳陳了官軍潰兵對於廣平府一帶百姓的作為,氣的朱由檢又差一點暈過去,當即下詔罷去高起潛兵馬總監軍的職務,派東廠緝事到順德府將高起潛抓起來押送回京城之中論罪懲處。
他氣的不是自己的決定,而是氣的高起潛這貨實在是不足大勇,帶著那麼多的兵馬去堵一支刑天軍的人馬還有那些民眾,不但沒有能完成他交代的任務,反倒被人家給打得一塌糊塗,敗了也就敗了,還縱兵在地方行掠,這讓他這個皇帝的臉朝哪兒放呀!
撤掉高起潛,就要有人接替他,正好這時候吏部右侍郎劉宇亮跳出來要自請入軍當督察,於是崇禎當即很高興,覺得這個劉宇亮是個敢於任事之人,當即便命劉宇亮接替盧象升另外也接過高起潛之職,到順德府接管高起潛麾下的兵馬。
本來這個劉宇亮也是個鑽營小人,本想這個時候跳出來表一下決心,其實壓根沒想過要擔當什麼重任的,可是他選的時候太不對,剛好盧象升失蹤(陣亡)高起潛惹起了聖怒,他跳出來的這個時機就正好讓他坐了這個蘿蔔,一聽說要他當總督,劉宇亮頓時嚇了個半死,有心想說他不幹,這會兒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如果盧象升沒死的話,他還能推辭,可是現在沒人接這個燙手的芋頭了,劉宇亮於是不情不願的只能接旨,帶著兩千京營官兵出了京城,朝順德府而去,半路上他儘可能的磨蹭著,把時間消耗在路上,卻不敢連日行軍趕往順德府,去接手這些關寧軍的驕兵悍將們。
至於對付刑天軍這份告示,崇禎當即下詔,令人在京城以及各地追查張貼告示之人,將其逮問,同時下詔令楊嗣昌寫一份告書,也以告示的形式到處張貼,駁斥刑天軍的這份告書,顛倒黑白,將各種屎盆子儘可能的朝刑天軍頭上扣,以此來混淆視聽,爭取民心,同時將高起潛在漳河一敗說成刑天軍主動挑釁,偷襲官軍,總之一切都是刑天軍的錯,跟他這個大明皇帝沒有關係,刑天軍乃是賊軍,才是天下禍亂之根本,望天下人莫要輕信刑天軍所說,要盡力*刑天軍。
做這種事,楊嗣昌乃是行家裡手,寫出的文章也漂亮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