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3部分

願意歸於大中軍麾下聽命。

於是這喜峰口剩下的兩千餘官兵,在刁正領兵抵達這裡之後,馬上便改旗易幟,都投降了大中軍,喜峰口也立即轉而成了大中軍的控制點。

刁正沒有人事任命權,在接受了他們的請降之後,立即派人報信給坐鎮永平府的李信和盧象升等人得知,並且暫時將這幾個周遇吉的部將全部留用,令其繼續領兵留鎮喜峰口,同時還親自帶麾下諸將去周遇吉的棺前隆重的祭拜了一番周遇吉。

當週遇吉死後,刁正對於周遇吉的那種怨氣也頓時煙消雲散,先前周遇吉和他為敵,兩人是各為其主,現如今周遇吉領兵死守山海關,擊退建奴大軍,並且力戰身死,這一點刁正對他十分佩服。

雖說這些跟著周遇吉的部將,當初也曾經跟他為敵過,但是現如今這些人跟著周遇吉,能在山海關抵禦建奴入寇,打的這麼好,他對這些周遇吉的舊部,也都不再忌恨,親自對其好言安撫了一番,告知他們,以前的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他刁正不是小心眼之人,完全不必擔心今後歸於大中軍之後,他刁正會留難他們這些人,這才讓這些周遇吉的部下們都放心了下來。

考慮到建奴軍退去已經有數天時間了,阿巴泰和豪格這兩個奴酋肯定會另擇關口破關而入,刁正在領兵抵達喜峰口,接受了周遇吉手下的獻降之後,沒敢在這裡耽擱太長時間,他一邊留下了五百精兵,補充到喜峰口的守軍之中,一方面留下了一批糧秣彈藥,供其使用,在祭奠過了周遇吉之後,便立即率兵離開了喜峰口,朝著薊州北部的馬蘭谷關進兵,現如今他們無法判斷阿巴泰和豪格從喜峰口退兵之後,下一個目標會選擇哪裡,所以也只有從馬蘭峪開始,一個個的找下去。

這個時候王承平已經率領其麾下的數千騎兵也趕到了喜峰口一帶,和刁正會和之後,兩個人商議了一番,又加上李信派人從永平府趕來,告知他們,令他們分頭行動,刁正一路先趕往馬蘭峪一帶,查探建奴是否走馬蘭谷入關,而王承平則領其麾下的騎兵,先行快一步趕往密雲方向堵截建奴軍從密雲一帶的黃崖口關和古北口等關入寇。

於是二人立即應命,各自領兵繼續朝西趕去,但是他們的行動還是慢了一點,阿巴泰和豪格攻喜峰口不克之後,立即引兵後撤,轉道朝西開始疾行,為了搶奪第一個入關的頭功,豪格跟阿巴泰都心急火燎的督軍趕路,雖然山路難行,可是他們根本不管這些,他們建奴本身常年在關外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本身就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很是能吃苦耐勞,對於這種急行軍,他們也早已習慣了,至於那些漢軍旗的漢軍們,他們才不管這些漢軍們吃得消吃不消,一路上催逼著他們不計代價的趕路,稍有懈怠,便立即呵斥甚至於殺人,逼得這些隨徵的漢軍旗漢軍們,也不得不拼了老命的朝前疾行,途中累死了不少漢兵和騾馬。

終於他們在山中繞路疾行了數日之後,抵達了黃崖口關一帶,這個時候密雲一帶的官軍兵力已經十分空虛,密雲總兵唐通先前奉命率兵出關跟楊國柱一起馳援被建奴包圍的寧遠,但是途中因為監軍張若麟始終畏戰,督軍緩行,結果出山海關沒多遠,便中了多爾袞的伏擊,楊國柱當即戰死,唐通和楊國柱所部大多數兵將被建奴軍逐入海中,結果張若麟也被淹死在了大海之中,只有唐通領少量殘兵敗將潰圍而逃,最終逃回到了山海關之中。

後來少量的潰兵隨後也逃回了山海關,但是卻被吳襄收編到了麾下,唐通僅領著幾百殘兵敗將,退回了密雲,唐通深知他辜負了聖意,不但沒有能救寧遠,反倒是幾乎全軍覆沒,還丟了張若麟這個主帥,於是逃回到了密雲之後,也不敢對皇上交代,只等皇上朱由檢對其發落。

朱由檢得知訊息之後,雖然怒其不爭,但是也無可奈何,戰報回來說的明白,此戰失利罪責並不在楊國柱和唐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