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帝都幾乎人人都知道啊,你晚上去茶館坐坐,一聽便知道了。”

茶館?我皺了皺眉。帝都的茶館流行時間不長,也不過這幾年,在軍校時有些同學就常去泡茶館,據說其樂無窮,不過我從來沒去過。我道:“茶館裡說這些麼?”

“是啊,什麼都說,反正誰也不知道誰。統領,你沒去過麼?”

我想了想,道:“晚上你帶我去看看吧。”

“好說。”他也有點興奮了,又道:“統領,這回文侯讓二太子做援軍大將,不免失策。如今太子和二太子兩人之間的實力只在伯仲之間,如果二太子凱旋歸來奇Qisuu。c0m書,那太子的風頭便要被二太子壓住,對他保住儲君之位大是不力,如果我是文侯,定要力爭帶兵,真搞不懂他為什麼這般輕易放棄。”

吳萬齡的話讓我也不由一凜。我以前從來沒想過這些,只是覺得誰帶兵都是一樣。現在聽得吳萬齡這等分析,我才發現此事大是蹊蹺。

東平城是之江省首府,十二名城之一,北臨大江,和對岸的東陽城夾江對峙,正如一道鎖釦鎖住大江下游。東陽城雖然城池只有東平城的一半大,但也不算是小城了。正因為有東陽城做後援,東平城不必擔心敵人由後攻來。而東平城不落,敵人絕不敢強渡大江去直取東陽城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東平、東陽兩城結為一體後,可以說是無法攻取的,但如果兩個城池分開後,剛兩城都變得岌岌可危,因此有人說,雖然東平城名列十二名城,東陽城根本排不上號,但實際上兩座城應該是一個整體。在蒼月公叛亂時,東平城守將在蒼月公大舉陳兵南岸時也獻城投降,但東陽城當時是由文侯手下的風將邵風觀把守,在蒼月公的水軍發動第一次進攻被他用奇計擊退,幾乎全軍覆沒後,東平城就門戶大開,無法再組織攻擊了,以至於蒼月公只得在南岸造船,準備大舉進攻。這也使得文侯有了可乘之機,趁機燒盡蒼月公的戰船,大破共和軍三十萬,才能有武侯隨後勢如破竹的南征之役。可以說,蒼月公敗北的轉折點,正是源於邵風觀的東陽城之戰。

邵風觀,和勞國基是同一年的軍校生。那一年軍校生中,成績最好的四個學生被稱為“地、火、水、風”四將,因為勞國基是第一名,他的名字中恰好有個屬“地”的“土”字。而邵風觀那一年是第四名,在這四將中排名最末,水將鄧滄瀾和火將畢煒一直跟隨文侯身邊,邵風觀則以文侯部將的身份出守東陽城。交戰以來,曾經被寄以厚望的勞國基在前鋒營中一直沒什麼起色,最後只是以性命換來了軍功——只是這軍功也沒人記了。反倒是邵風觀,東陽城一戰後名聲大噪,由帝君欽點,升為東平城守將,節制東陽城。

他雖然是文侯的部將,但是那天在百香樓裡,文侯根本沒提到過他,連與邵風觀齊名的“水”、“火”二將也沒提起過他,好象邵風觀只是個外人。而路恭行北歸時,正是邵風觀送來的,本來該送到文侯處,可是路恭行卻是二太子帶著。

這些事吳萬齡不知道,所以他搞不清了,而我以前對這事根本不曾想過,聽吳萬齡這般一說,那麼無疑,邵風觀定然已與文侯反目了。

如果由太子帶兵,文侯必要隨同一起去,而如此一來,便要和邵風觀面對面。不知邵風觀會如何想,兩軍不和之下,只怕太子反而要吃個大敗仗,連東平城都要保不住。權衡之下,文侯才讓二太子帶援軍吧。

如果事實真是如此,那文侯真是個顧全大局的人。我不禁喃喃道:“不錯,不爭為上策。”

吳萬齡在一邊被我這句話弄得莫明其妙,道:“統領,你覺得不爭才是上策麼?”

我道:“這事文侯定是成竹在胸,不會錯的,我們不必多管。”我看了看天,夕陽已有一半沒入山後了,道:“我們還是快點去茶館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