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雄才大略的規劃之中,不需贅述,直說呂布現在最關心的事情。
呂布迎娶了大喬,小喬做她的伴娘,大喬小喬站在一起,並蒂蓮花,出水芙蓉,皆有沉魚落雁之姿,更為難得的是,她們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擅長女紅,並非徒有美色而已。
呂布不是孫策、周瑜,他從來不做強取女人的事情。
歷史上的大喬,當初嫁給孫策並非是她所情願的,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那個“得”字用得很絕,強行霸佔的也是“得”。自願送上門的也叫“得”,不知孫策、周瑜當時到底是哪一種“得”法。但根據史書記載的情形看,喬家肯定並無意於這兩位才俊,否則喬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後,才讓孫策、周瑜得到自己的兩個女兒。這時作為戰利品的大喬、小喬,也只能由兩個要好男人用另一種形式分去了。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指光彩煥發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這段補白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很可能是大小喬的父親並不滿意這兩樁婚事,孫策才跟周瑜解嘲說,“喬公兩個女兒雖然魅力四射,但我們給他做女婿,也該他高興啦!”
呂布派人提前孫策、周瑜之前,從皖城裡把大喬、小喬送到洛陽。沒有當即迎娶,而是跟她們兩個朝夕相處,過了足足一年,察覺到大喬、小喬已經對他一往情深非他不嫁了,呂布才把兩女陸續迎娶入門。
很多人對大喬、小喬的印象都來自於《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在這一章裡,諸葛亮這樣對周瑜說,曹操曾經發誓:“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這是諸葛亮紅口白牙說瞎話,曹操統一中國是想成就自己帝業不錯,但如果說是為了兩個女人,就太荒唐了。
羅貫中為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據,還讓諸葛亮隨口朗誦了曹植寫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麼兩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實際上曹植的《銅雀臺賦》其中根本沒有這兩句,更重要的是,曹操建銅雀臺是在210年,曹植寫賦也當在此之後。而諸葛亮聯吳是在208年。這時,銅雀臺根本連影兒都還沒有,曹操得了二喬也不能往那裡裝;諸葛亮也除非真的先知先覺,至少提前兩年以上知道了曹植的《銅雀臺賦》內容。
羅貫中杜撰這段情節的用意,是突出諸葛亮的睿智。諸葛亮本來是說服東吳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個“倒**”,先用激將法刺激周瑜,說這曹軍反正咱也打不過,他們打你們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大喬、小喬兩個女人,你只要把她們獻出去就平安無事啦。這招很損,諸葛亮明白以周瑜的英雄氣概,是斷受不得這等侮辱的,為自保而獻妻,這哪裡還是英雄!周瑜果然中計。
羅貫中的這番杜撰對後世影響甚大,二喬也就成為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名女人。因為沒有二喬,就沒有了蜀、吳聯盟的基礎,就沒有了隨後的赤壁之戰,也就沒有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兩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