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時候,國人總是羨慕生活在四九城的百姓。
即便是後世,人們也覺得衚衕百姓才有地地道道的京味兒。
當下更是如此,生活在祖國的心臟,各種資源傾斜,晚上吃完飯出門溜達都是上廣場,說不定還能和老人家在城門樓子上照個面,問一聲“吃了嗎您內”……
但只有真正進入衚衕裡,而不是那些大院,或者那些運氣好分到了過去王府、富貴人家的大宅子,才會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衚衕人家的生活。
一間十來平米的小小房間裡,既是臥室,也是廚房,還是客廳……
而臥室也不是一個人的臥室,而是全家老老小小,少則五六人,多則十來口人的臥室……
李源記得前世看新聞,網上鋪天蓋地對港島籠屋的嘲諷,卻不知四九城衚衕裡的老住民們,對此有沒有感同身受。
趙春菊家的條件相對好一些,一間十平米的房間內,原本只住了一家五口人。
父親去世後,剩下母親、她,還有兩個弟弟。
現在,只有趙春菊的母親,和兩個弟弟了。
當得知李源剛才將殺人兇手抓住,案已經破了,趙春菊的母親帶著兩個弟弟非要給李源磕頭。
滿目淒涼,使人淚下。
好在趙春菊的二弟已經滿十五歲,三弟也十二了。
二弟可以進廠接班,醫學院那邊也有補助,同學們還有捐贈……
總的來說,日子還能過的下去。
而或許是因為案子破了的訊息讓趙春菊母親心裡放下一塊石頭,並沒有出現邱蕊擔心的心疾復發。
等兩人告辭離開了東揚威衚衕後,邱蕊沒急著坐車回學校,而是以商量的語氣說道:“我想安排趙春菊的二弟去當兵,你覺得行不行?”
“……”
李源看了看天際邊的雲朵,一時無言。
牛逼啊……
當兵為什麼在這個年代如此受人推崇?
其實就和後世公務員差不多,甚至更好。
後世公務員旱澇保收,而眼下當兵,至少能吃飽。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不會讓軍隊餓肚子……
“能吃飽”這三個字,在現在乃至今後的二三十年裡,特別是對農村百姓來說,都極具吸引力。
人家能隨口去安排一個人捧上金飯碗,誰敢說不牛逼?
聶雨都未必有這個能量,畢竟不是直系,可動用的資源無法讓她這樣揮霍……
見李源沒反應,邱蕊不滿道:“問你話呢。”
李源笑了笑道:“能去當兵,當然是件好事。在部隊裡好好幹幾年,出來轉業都能找到一個好工作。這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好去處,不錯。趙春菊有你這個好朋友,是她的幸運。”
邱蕊反應過來,看向李源道:“你家裡人口也多,要不要……多了沒法安排,兩個……三個應該可以。”
其實五個也行,李源家根正苗紅,是地地道道的貧農,出身沒問題,其他問題對她來說,都不算大問題。
只要李源開口,她就會答應。
這次抓捕罪犯,李源帶上了她的名字,起碼能立一個個人二等功。
事關幾十個女子的清白和性命,幾乎可以號稱建國以來民間第一大案了。
這個人情,她想還。
個人二等功對沒有背景的人來說,算是不錯的功勳章。
對她這樣的人來說,卻是一道通天之梯,含金量相當的高。
李源能猜到她的心思,想了想後,也沒矯情,將家裡三個只上到初中的侄子的名字報給了她,且先讓她試試。
不過連他都沒想到,治安局的獎勵還沒下來,李家就收到了三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