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和港島只有一河之隔的寶安,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逃向對岸。
大部分都失敗了,成功的那一部分,在河對岸建了一個羅芳村,而大陸這邊,也有一個羅芳村。
逃過去的那些人,第一年的人均年收入,是一萬八千港幣。
而大陸這邊的羅芳村,年人均收入,是一百三十四塊。
城市裡的百姓衣著還算整潔乾淨,但在農村,人們很少能看到一個穿著沒有補丁衣服的農民。
由於長期飢餓,所以人們的臉色暗黃。
貧窮兩個字,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港島小朋友拿著爸爸一天工資的十分之一,去海洋世界公園痛快暢玩時,絕大多數的大陸小朋友,即使吃窩頭都吃不飽。
飢餓問題,要等到改開十年後才算基本解決。
直到一九九三年,糧票才開始退出歷史的舞臺。
而糧票的取消,才真正意味著,老百姓能出遠門了……
七八年的中國,絕大多數國人,都沒有離開過出生地三十里之外。
李治國自懂事以來,就在港島長大,又趕上了港島發展的黃金時期,百姓的工資一年比一年高,高樓大廈一年比一年多,即使在晚上,港島也是一座不夜城。
可登上北向的列車後,沿途的見聞,著實讓他吃驚不小。
李源並沒有急著帶他趕路,而是沿途不斷的下車,觀察觀察社會人文的不同。
馬上九歲的李治國,第一次真切的認識了中國。
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五號,父子二人才終於抵達了京城車站。
一下火車,就看到火車站一群二三十歲穿著泛黃軍裝的年輕人,歇斯底里的哭啊、笑啊、叫啊、罵啊……
知青,大返城了。
“兒子!!”
一道聲音叫醒了觀看返城知青們恣意發洩的父子兩人。
“媽媽!!”
已經一米四五的李治國,擠開人群,衝向了月臺上那個穿著淺灰色外套、深藍色褲子、方頭皮鞋的齊耳短髮女人。
李源則笑眯眯的揹著雙肩包上前,眼裡滿是溫柔的看著這個典型時代女幹部的女人。
兩年不見,滄桑了許多,但她的眼睛,仍就那麼明媚,目光仍那麼親切,明亮。
看著這個女人,李源覺得在真正的喜歡面前,年輕、美貌其實都不那麼重要了。
看著她,就是覺得喜歡。
而秦大雪用力將兒子抱了起來轉了一圈,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嗯……嗯嗯!”
直到某人的提醒下,秦大雪才嗔他一眼,又低頭問李治國道:“兒子,路上習慣不習慣?怎麼走了這麼多天,不是二十二號就往回走了麼?”
李治國活潑了許多,道:“媽媽,爸爸帶我去了很多地方。有岳陽樓、赤壁、劉備、張飛的故鄉涿州,還有江漢、商都……”
秦大雪看了眼笑吟吟的李源,道:“這還差不多!走,回家!”
“源子叔?”
一家三口剛要離開,就聽一道有些不敢確定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李源回頭看去,只見一個一頭捲毛的年輕人站在那看他。
捲毛男看清李源後,驚喜道:“源子叔,真是您啊!我是棒梗!”
李源哈哈笑道:“棒梗?好小子,真是你!你回城了?”
棒梗連連點頭道:“回來了!源子叔,沒想到能在這遇見您!”
李源笑道:“是很巧。棒梗,快回家去看你奶奶你媽吧,她們想你想的都快想瞎眼了。上回有人嚇唬她們,說有些知青死在外面,管事的冒充他們的名字給家裡寫信,你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