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年)冬天,唐軍徹底征服高句麗。

征服高句麗之後,大唐朝廷在其舊地設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縣,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以統之。擢其酋帥有功者為都督、刺史、縣令。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代理安東都護,總兵二萬人駐紮當地。這個設於平壤的安東都護府不但管轄高句麗舊地,同時也管轄此前被平定的百濟舊地。

公元668年,中大兄王子從幕後走向臺前,正式登基,成為日本新一代天皇——天智天皇。

當年10月,大唐英國公李勣征服高句麗的訊息傳到日本列島。

唐軍要修整戰船攻打日本的傳言再次不脛而走。為探聽虛實,日本於公元669年派遣使者來到中國,慶賀大唐平定高句麗。

高句麗被唐軍徹底征服之後,劉仁軌、劉仁願兩位將領班師回國,熊津都督在名義上仍舊是扶余隆,但他已經不願離開大唐內地,執行具體事務的是原百濟人。後來百濟故土大多被新羅國吞併。薛仁貴時任雞林道總管,協助熊津都督府同新羅作戰,但始終未能成功驅逐新羅人。

公元675年春天,新羅向日本派出一個規格很高的外交使團。此前,劉仁軌將軍為遏制新羅對大唐熊津州領土的侵蝕,大破新羅軍於七重城。朝鮮半島再一次發生新的動向。但是,這一次日本沒有做出什麼反應。

公元685年(唐垂拱元年),劉仁軌將軍病逝,大唐朝廷給了他很高的政治榮譽,賜其陪葬乾陵(當時該陵地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武則天死後亦葬於此地)。在這一年,武則天將兩隻大熊貓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但是跟隨劉仁軌作戰的兒子劉浚卻沒有那麼幸運,劉浚在父親死後第二年就遭酷吏誣陷流放廣州,於公元689年死於流放地,享年四十七歲。

扶余豐在白江口之戰後經由今天的黃海,逃至高句麗。高句麗被唐軍平定之後,扶余豐被俘,後被大唐政府流放於嶺南。

由高宗親自任命的熊津都督扶余隆,不願再返回百濟故土,在高宗身邊過起了吟詩作賦的貴族生活,於公元682年(唐永淳元年)在逝於長安,享年六十八歲。

唐朝方面於公元677年,將熊津都督府與建安州都督府合併,治所從泗沘遷至建安(今遼寧營口),共同隸屬於安東都護府。

失去了兩位強有力競爭對手的新羅最終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

公元68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全部領土,百濟領土的全部以及高句麗南部被新羅兼併。

公元735年,唐朝對這一現狀予以承認,朝鮮半島進入了所謂的“統一新羅時代”。

安史之亂後,中國再度陷入分裂狀態。此時,諸多邊疆民族地方政權迅速崛起,新羅也進入了相對獨立的發展時期。但是新羅與中國所確立的長期封貢關係仍繼續存在著,新王即位都要接受唐朝中央政府冊封。

公元10世紀初王建取代新羅在韓半島建立新的王國,出於種種考慮,王建將這個直接脫胎於新羅的王國命名為“高麗”,一般稱其為“王氏高麗”。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 因為失敗,所以虛心

白江口之戰對日本的直接影響就是促其國內爆發“壬申之亂”。

在其統治階級內部,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權力爭鬥再次進入白熱化階段。

天智天皇於公元671年去世之後,其矛盾進一步升級。

公元672年,日本爆發大規模內戰,即“壬申之亂”,大海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為後來登基為天武天皇打下了基礎。這位執政者把主要精力用在內政改革之上,不再熱衷於派遣遣唐使,但是與新羅的關係卻變得微妙起來。

天武天皇即位之後,受到大唐高宗皇帝自稱“天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