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0章 認領林地

第一天收購500噸,第二天收購750噸,第三天收購600噸,每斤一毛八分錢,花費了66.6萬,加上其它費用一共用了67.5萬的現金。

第四天批發市場的西瓜漲到了0.2元一斤,瀋陽依然大量收購,來者不拒,收購了500多噸。

雖然沒有詳細把收購的數量登記在紙上,但瀋陽每天大把花錢的樣子還是落到了有心人的眼裡。

這個西瓜批發市場離汴京市區有十多公里,原來是馬家村的一片鹽鹼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成了一個批發市場,反正十里八鄉的瓜農都來這裡交易,可以說這裡是一個自發形成的市場。

這裡也亂過一段時間,後來形成規模了,才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對這裡進行了規範。不過既然這裡是批發市場,自然有人可以在這裡,享受一些特殊待遇。

首先有特權的是村裡的管理人員,馬家村為了自家村的利益,理所當然的對這裡進行了管理,村長馬大權組織了村裡的閒散勞動力組成了治安隊,維護這裡的秩序。

後來也吸收了周邊幾個村有話語權的青年,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共同對這裡行使管理權。出發點是好的,也確實讓來收西瓜的批發商感覺這裡有秩序,也提供了很多方便,讓這裡成了汴京最大的批發場地。

直到去年馬大權蹲號子的小兒子馬三出獄,這裡的風氣開始變得有些不太好了。他們開始經常性的找一些小客商的麻煩,藉機搞點小錢花花。今年西瓜行情不好,有市裡工作人員在這裡蹲點,馬三他們收斂了很多。

他們也知道如果把這個交易市場搞黃了,也就失去了財源,還算保持著剋制。可是瀋陽大把花錢的動作還是深深刺激了這些人,有人幫著統計,只有不到四天時間,這個新來收瓜的客商,已經花出去一百多萬了。

被盯梢瀋陽第一時間就發現了,給這些人打上神識,在他們準備第二天凌晨動手的時候,瀋陽壓根第六天的時候就沒有出現。為什麼是早上動手,那是這些客商只有早上有現金,到晚上的時候就是一車的西瓜。

馬三可是從三四點鐘就帶著人、帶著路障,等在村外幾公里的馬路上。這要是在澳洲瀋陽早就動手了,在國內瀋陽不想找這個麻煩。事發了,也說不清楚作為一個億萬富豪來收西瓜是什麼癖好。

瀋陽的消失可是讓馬三等人失望了好幾天,有錢,又是一個人的客商還真是不多見。有了這個想法,馬三等人過幾年以後還是再次進了號子,不過這次就沒有上次那麼幸運了,而是領了一顆花生米。

之所以停止了收西瓜,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木蘭縣諾大的棉花加工廠水泥空地,全部堆滿了打成方塊的麥秸,花了瀋陽2000多萬的現金。如果瀋陽的安排的客戶再不拉走,那就沒有辦法收購了。

可是現在飼料加工廠門口排著長隊的農民還有不少,都快趕上以前繳公糧的盛況了。直接收進空間還是不敢的,沒有辦法,只能無奈在十多公里的單縣臨時租下了倒閉的棉花加工廠。

單縣的棉花加工廠可沒有木蘭縣的加工廠有瀋陽接盤,隨著不再強制農民種棉花,很快就荒廢了。這個棉廠有近2平方公里的大小,離縣城也有七八公里,離最近的村莊有三四公里。

棉廠裡的裝置早就拆了賣廢鐵了,縣府一直想把這裡租出去或是賣掉,但實在沒有開發的價值。除了看門的大爺和裡面荒草中的動物就沒有別的活物了。瀋陽只用不到2萬元就搞到了一個月的使用權。

搞定一切,就開始讓伊莎貝拉安排貨車往這裡送貨。李強等人在這裡接貨,並指揮人堆放整齊。運輸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沒有辦法,為了安全,只能麻煩一點。

門房大爺就是一個吉祥物,根本起不到任何的用處,再加上車開車往,他也不清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