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與李奶奶道別。
轉過身的老太太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她又想到了楠楠的事情。
……
這件事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為從楠楠的身上…...
她隱約看到了自己孫子的影子。
……
以至於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孫子的情況不見半點好轉……
她還是無法下定決心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她很害怕……
樂樂成為第二個楠楠。
……
她對孩子三令五申,讓他不要在外面提自己的爸爸媽媽。
就是擔心孩子說了一些奇怪的話讓別人生疑。
雖然她有理由,就像她今天跟老師說的……
孩子還沒有接受爸爸媽媽的離開……
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心領神會並且心疼孩子的遭遇。
只是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
老師也說了……
兩年了……
孩子還沒有走出當年的那場事故……
他們應該採取措施。
他們應該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
可是……
她真的害怕……
她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孩子的異常。
害怕孩子從此活在帶有偏見的目光下。
害怕孩子被排擠、被疏離、被孤立……
這會讓孩子愈發離不開爸爸媽媽還在身邊的幻想。
她相信,只要他們一直陪著孩子,孩子的朋友一直陪著孩子……
總有一天,孩子會接受事實。
只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
她不確定了。
……
真的會有那一天嗎?
……
“你覺得我們應該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嗎?”
老太太看向蕭驍。
她此時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感覺。
遇到一個幫了她很多的年輕人,她忍不住尋求對方的意見。
也許……
這個年輕人可以再幫她一次。
……
“應該。”
蕭驍點頭。
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兩年了……”
“你們也清楚。”
“你們的做法有兩個結果。”
“一個結果是如你們所料,孩子隨著年歲的增長、認知的拓展,慢慢的知道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臆想裡。”
“自己走了出來。”
“另一結果是……”
“他對自己營造的幻覺深信不疑。”
“因為長時間的自我催眠……”
“他已經沒有辦法從中走出來了。”
“這個結果太嚴重了。”
蕭驍認為兩位老人賭不起,也沒有必要賭。
“你們擔心孩子的情況被周邊的人知道並且廣為傳播…….”
“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你們可以去遠一些的醫院。”
“沒有必要因噎廢食。”
……
兩位老人互相看了看。
果然。
這個年輕人也是推薦他們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的。
他們其實有些猜到了。
兩年了……
他們的心也越來越動搖……
老太太曾嘗試著跟人說起這個故事,當然採用的是萬能開頭:我有一個朋友……
得到的回覆也都是讓她勸她的朋友早日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