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8部分

方相連,唇齒相依,一但貴州失守,雲南也就失去了一個緩衝地帶,將直接面對中華軍的兵鋒。

現在雲南是大西軍的大後方,經營雲南的這幾年時間,也讓孫可望對根據地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張獻忠起事的時間、資歷都要大於李自成,但到了明末的幾年,實力卻遠遠不及李自成,主要原因就在於李自成已經有了穩固的根據地,而張獻忠卻一直都沒有。因此在當初大西軍願意歸順永曆朝廷,一是看中了永曆朝廷這塊正統招牌,另一面也是希望把和中華軍的戰場推到貴州省境內,保證自己的根據地不受侵害。

如果現在再不出手,恐怕貴州就全被中華軍佔領,那麼與中華軍作戰的戰場也就從貴州推到了雲南境內,這對大西軍來說,當然不划算。因此在這個時侯,孫可望也就不再意小節,主動向永曆朝廷表示,自己將不計條件,願意出兵。同時也希望永曆朝廷遷到雲南境內的羅雄州,這樣就好控制永曆朝廷。

而劉文秀和艾能奇對封王、封爵看得到並不是那麼重,一早就主張不要在乎爵位高低,儘快出兵才對,結果因為孫可望強烈堅持,才拖到了現在,而這時再不出兵就不行了。

因此孫可望也決定分兵兩路,一路由自己統領,帶大將白文選、馮雙禮、王尚禮、賀九義等人率軍五萬,由曲靖府出擊,進入普安州,另一路由劉文秀和艾能奇兩人統領,率軍五萬,由安龍所出擊,進駐永南衛,利用貴州現有的地區,阻擋中華軍。

雖然大西軍號稱有三十萬之眾,但實際的精銳就是這十餘萬人,是以原來大西軍計程車兵為班底組成。因此也可以說這次大西軍是傾巢出動了。

而永曆朝廷接到孫可望的書信之後,也是悲喜交加,這可真是雪中送碳來了,但偏偏就在這時,又有大臣向朱由榔建議,孫可望初附,人心不知,冒然進駐雲南,恐為其所挾,因此不如暫遷致安隆所,靜觀其變。

安隆是位於雲南、貴州交界處的千戶所城,雖然離雲南很近,但畢竟還不是在雲南境內,可以不受大西軍的控制,而一但有了危險,也可以隨時躲進雲南省去。而孫可望派來的使者楊畏知也認為這樣可行,因為楊畏知還是心向永曆朝廷,他也擔心由於封風的風波,孫可望已經對永曆朝廷十分憤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孫可望不可能真扶助永曆朝廷。如果讓永曆朝廷置於孫可望的控制之下,並不是什麼好事。

另外楊畏知從昆明出發的時候,也知道了大西軍的進軍計劃,知道是由劉文秀和艾能奇領軍走安隆,進駐永南衛,而且楊畏知和大西軍相處幾年,也知道孫可望素有野心,另外相對來說,劉文秀和艾能奇就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而且在對待永曆朝廷的態度也比孫可望要好一些,因此把永曆朝廷置於他們兩人的控制之下,就要好一些。

朱由榔到是想直接躲進雲南省去;離中華軍越遠越好;但見眾大臣都主張先到安隆;靜觀其變;連楊畏知都這樣建議,也只好聽從眾臣的議見,先到安隆所去駐紮。

就這樣永曆朝廷君臣人等在安南衛住了沒幾天,又立刻啟程,趕奔安隆所。而隨行的武將匡國公王祥不願隨永曆朝廷去安隆,率軍佔據了普安州。

安隆只是一個千戶所,地方簡陋之極,連吃喝用度都十分短缺。儘管這時永曆朝廷的人數己經很少了,隨行的大臣只有二十餘人,加上家眷和護行計程車兵,一共只有七百餘人,但還是不夠。好在是永曆朝廷君臣人等到達安隆所之後沒有三天,劉文秀和艾能奇就率領大軍到了,兩人立刻來朝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