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部分

萬人,若能抽出數千人來,分成七十餘部分頭下鄉,同時命令百姓一個月內不得隨意遷走,逐村抽查,必能將口數點校個**不離十。”

烏愛農皺眉道:“只是這樣的話,只怕百姓會驚恐難安。而且這些年來漢民為了防備甘州回紇下鄉抽丁取糧,早就各自找好了蛇路鼠道,但望情形不對馬上藏匿逃走,上有朝策,下有對策,就算發派數千兵馬下去點查,只怕也難以得到一個確切的數字。”

張邁道:“這確實不是個好辦法。”

烏思禮道:“那就只能從緩,先行德政,讓甘州百姓漸漸親信大將軍,然後自然而然會上報編戶。”

張邁道:“那又太慢了。”想了想,且讓薛復去安置軍務,選址駐防地點,籌建境內治安系統,讓慕容歸盈去安撫坊間市民,讓石拔去巡視臨近諸部,讓張中謀去盤算烏愛農所獻的糧草、畜群。

到第二天,張邁讓烏愛農帶路,去看看甘州的“八十萬畝良田所在”。

張掖為河西大城,也是絲路貿易最大的中轉站之一,當年隋煬帝曾西巡至此接見二十七國國主與使者,唐時開置屯田,稻麥俱種,至開元年間所積軍糧可供駐軍數十年之用,此州富庶可想而知。

至於烏愛農所說的八十萬畝良田則聚於張掖河兩岸,烏愛農帶著張邁騎馬至張掖河上游,然後問道:“大將軍,張掖觀田,順水而下最好,不知大將軍能上筏不?”因西北人多是旱鴨子,所以他有此一問。

張邁笑道:“不怕,我會游泳。”

便上了船筏,左箭營、右箭營在兩岸護行,一路看下去,兩岸果然都是膏腴之地!烏愛農一路指著道:“此皆上等田畝,所費人力省而所產多,一畝可得二三石。數里之外,離河較遠者,有中田,至其夾于山石沙丘間者,則為下田。”

這時已經入秋,若種冬小麥,現在也可以開始忙了,然而但見兩岸農田上渺無人跡,張邁問道:“怎麼沒人勞作,是你們把人都趕走了麼?”

烏愛農忙道:“不是。那些人或許已死,或許正在大將軍的奴營之中。”

張邁一奇,問道:“奴營?”

“是。”烏愛農道:“這張掖河沿岸上等良田,本來是我漢家所開,自回紇人來後就都被他們佔了,或者闢為牧場,或由其族中能種植者耕種,或者自選農奴耕種,得為他們選中者,皆親回紇者,倒是我漢家百姓,全部被趕到偏僻荒蕪之地去了。狄銀西犯與大將軍作戰,已帶走了許多人丁,其後老朽揭竿而起,凡親回紇者,或殺或逐,是以大將軍如今見不著人。”

張邁道:“這麼說來,如今這沿岸良田已盡成無主之地了?”

烏愛農道:“正是。”

張邁又問:“這些良田,是否都有造冊?”

烏愛農道:“這是甘州最大的餘糧產地,自然一畝一分,都造冊在檔,張掖易主時,老朽已經盡數收取了。”

古代生產力低下,下等田所產經常只夠農戶餬口,中等田才小有盈餘,必須靠著用人力少而所產多的上等田,才是產生“餘糧”的最重要來源。因此統治者對上等田最為重視。張邁在疏勒是開過荒,種過田的,所以也明白這個道理。

烏思禮當下就在木筏上跪下獻策道:“大將軍,若我軍將士能不顧勞苦,就地屯田,一冬所種,來春可得糧草百萬石,此大將軍雄視河西之資也!”

張邁笑道:“我自己也是種過田的,辭什麼勞苦。”

烏愛農大喜道:“若是如此……”

張邁卻已經搖頭道:“不過我不能就在這裡屯田啊,我還另有要事,張掖河沿岸的這片良田,必須另外找人來種。”

烏思禮微為失望,張邁已道:“此田本來是我大唐所有,被回紇人竊據,如今物歸原主,自然便當盡數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