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西城上的軍兵早就看到有敵軍向城下來,西面土山上的木架旁也見人來往穿梭,堆起投石機械。趙慎已得報上城,只見西燕軍的陣列踏地而來,傳信計程車兵急急報道:“敵軍有前隊三千,後隊五千,距城五里。”過了一時又來報:“距城三里。”
趙慎問:“城門下土袋可都垛好了?”
顧彥賓道:“好了。”
趙慎聞言點頭,此時那傳信士兵再跑上來,氣已有些喘不勻,斷斷續續道:“敵軍……距城,一里!”趙慎面目不動,眼中冷冽光亮一閃,道:“一里半里又如何,便讓他們來。”轉頭道,“盾牌弓箭準備。”
一時,城下西燕軍已原地停下,一陣鼓響,土山上一聲呼喝,數臺投石機一齊發力,斗大石塊接踵劃空而來。只見那石塊砸在城牆之上,轟然做聲。卻說投石這一節,且不說製造投石機的功夫,只說戰場上的用法,亦有無數講究。常人用此物,多是向城頭上招呼,意為砸傷守軍制造混亂,城下好趁亂攻城。而這一番西燕軍卻是盡把石塊向城牆半腰上砸,這並非投手瞄射不準,而是另有一重意圖。平常城池,城牆雖也以磚石築,可投石反覆錘擊之下,總有薄弱處破損坍塌。若損壞處在城牆中段,其上磚石便亦支援不住,且坍塌時向城下天然堆成斜坡,攻城軍以此為突破再行衝鋒,連登城要架的雲梯也省了。如此一衝而上,又不需攜帶架設工事,輕裝便行勢如破竹,城內守軍往往立時落於下風,難於應付。
可此時見洛城高牆,任飛石重擊,饒是連土地亦在震動,城牆卻絲毫不見動搖。石塊落下,只見斑斑白點。洛城城牆修築之時用的磚石,而皆是由龍華山中採石鑿塊燒造。龍華山的石材乃是灰巖,石質堅固,再混以粘土,磚質格外堅硬。出窯後又用桐油浸透,敲擊時有金石響。傳說一塊磚石便值一枚五銖錢,可抵一人一日的口糧。
裴禹眼見此景,心中不由暗歎,原來只聽說洛城易守難攻,此時才開眼見這樣的固壘堅城,趙慎決意死守,卻是有幾分本錢。
再說城上,偶有也投石飛落,城頭上士兵忙紛紛低頭蜷身,有人躲閃不及便被砸倒在地。饒是如此,幾位將官皆立在絲毫當場不動,顧彥賓大聲道:“避開投石,各守其位,不需慌亂!”士兵見此情景,也便都穩下心神。弓箭手持弩箭在手中,皆背靠在城垛上。有士兵拖上長鐵棍,幾個人將落在城上的石塊推到城牆垛口,再用鐵棍撬起重新掘回城下,偶有石塊砸向西燕軍陣列,倒也激起城下些微騷亂。
城上城下如此對峙了直有一刻,又聽城下一陣鼓響,只見西燕軍陣型變化,軍眾蜂擁向前,強攻洛城的第一戰便由此打響。
此時城內六千餘人留下一部做機動預備,其餘分守四門。城外三萬之眾,尉遲遠調了一萬在西面攻城。先頭的千餘步軍皆舉著藤製盾牌,三人一隊相互照應,城上弓箭亦無奈何。只一片刻間,城下便聚了數百人,卻也不見他們再有動作,而是突向兩側一讓,閃出一條通道。後隊一列士兵疾行而入,轉眼便至城門下時,反而退出幾步,兩旁軍中突然齊聲高喝,這一佇列猛向前進。只聽城下“嘭”的一聲巨響,城上眾人皆覺得腳下一震。顧彥賓叫道:“快叫城下加壘土袋頂住城門,是攻城槌!”
城上箭矢紛紛如雨,又投下大小石塊,可只見西燕軍兵死死擎住藤盾,其遮蔽之下撞城計程車兵不為所動,悉聽著號令退開幾丈,又再次猛撞向前。
城上有人急道:“他們這樣猛撞下去,只怕城下門閂遲早頂不住。”
趙慎初見西燕軍所舉的藤盾並不以為然,此時卻見那烏黑藤盾直如龜殼,將攻城軍護的嚴嚴實實,叫人奈何不得。他心想如何掀了這龜殼,翻出龜腹來便好了,突然靈光一閃,道:“令城下頂住城門,快去搬兩袋豆來。”
顧彥賓只當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