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春秋時稱“邗”,漢時稱“廣陵”、“江都”,還有個古稱叫“維揚”。 邗城與邗溝同時出現,邗溝就是一條運河。 而真正讓揚州成為“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是因為隋煬帝大規模地開鑿和疏通了邗溝,並且鑿通了南北大運河。 雖說隋煬帝開鑿運河,給當時、當地的人民帶來了很重的災難,但大運河卻是利在千秋萬代的功業。 正是有了大運河,才快速實現了南北交通和人文交流,促進了工農發展和商業繁榮,也成就了揚州在南北交通上的樞紐地位。 當時隋煬帝還疏通加深的山陽瀆,使得海上的船隻可以直達到揚州城下,促使揚州在唐代就成為著名的對外貿易重地,是絲綢、茶葉、鐵器、食鹽的集散中心。 如此“百貨通焉,利盡四海”的商業城市,自然規模不小。 在元代,揚州府領高郵州、通州、泰州3州,以及江都、泰興、儀真、如皋、海門、寶應、興化、六合、崇明9縣。 自明代起,將六合改屬應天府,崇明改屬蘇州府,故此,揚州府改為領3州7縣,其中直轄江都、儀真、泰興3縣,由其治下的高郵州領寶應、興化縣,泰州領如皋縣,通州領海門縣。 大華朝沿用了舊制,揚州的區域雖變小了,但行政層級更清晰。 揚州知府正四品,其下設同知、通判;高郵州、通州、泰州三位知州為從五品,其下設同知、判官;知縣為正七品,其下設縣丞、主簿。 府、州、縣三級各自設定巡檢司巡檢、副巡檢,均有若干弓兵配備。 如今這一眾官員,個個都想方設法能夠巴結上賈璉,搞得賈璉儘量不上街,免得被人碰到。 但說到“利進四海”,那就首選是利潤驚人的鹽務了,自打實行商運商銷,致兩淮鹽業突飛猛進,揚州鹽商是真真正正地富得流油。由此說揚州“因河而興、因鹽而盛”,名不虛傳。 京城雖然是首當其衝的繁華之地,但京城的繁華,與揚州的繁華並不相同。 京城的繁華,首要還是因為是政治中心的原因。 天子腳下,高官顯貴無數。因為有這些“貴人”的高階排場需求,京城裡的普通百姓自然也能沾著些光。整體生活水準高於全國,當然看著就繁華。 而揚州的繁華,恰恰是因為“天高皇帝遠”,淡化了很多政治因素,而把經濟因素排到了第一位。 雖然大大小小的鹽商也少不了要勾結官府,但和京城那種“處處都是官”相比,此地全民上下確實都更有經濟頭腦。 揚州的這種繁華,更世俗,也更踏實。 這一點,走在揚州街頭的賈璉深有體會。 .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街道兩旁商家林立,除了賣各類物品的店鋪之外,客棧、酒鋪、茶樓、澡堂,應有盡有。幾乎是一家挨著一家,一條街接著一條街,無盡無休,沒完沒了。 “你們還要逛多久? 從早晨到現在,你們倆已經進了快一百家鋪子,不累嗎?” 賈璉覺得自己兩條腿已經都不是自己的了,而晴雯和茱萸這兩個小姑奶奶,竟然還能一家接一家地跑進鋪子裡去逛,完全不累的樣子。 走在前面的晴雯正在和茱萸商議,是方才看見的那塊五色蝴蝶的緙絲緞好看,還是三彩芙蓉的蜀錦好看,此時回頭見賈璉撐著腰扶著腿的狼狽樣子,笑道: “昨天不是二爺答應好的麼?今日要陪著我們逛整整一天。 這才走了五條街,怎麼就成了這樣?” 茱萸卻一眼瞧見一家鋪子裡的香粉盒子很別緻,正要拉著晴雯進去,見賈璉這個德行,皺眉道: “早知不帶他來了,淨拖後腿。” . 又不是我非得跟著你們來找虐的! 昨天非得拿“兩件事”來要挾我,我咬牙答應了,結果她這會兒嫌我“拖後腿”? 要不是為了能見阿禾,我才不會上這種當! 賈璉兩腿痠痛,腳後跟都已經疼木了,擺著手坐在路邊的餛飩攤子上: “我是真的走不動了,你們倆放我一馬罷。” 茱萸急著進店,隨便一指旁邊的茶樓: “那二爺去吃茶吧。” 說著話,已經急急拉著晴雯笑道: “我在京城裡就聽說了,這間‘謝賦春’的香粉、頭油最是有名,咱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