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隔艙對水下進行防護,戰列艦對魚雷的抵抗能力都不怎麼樣。
不過好歹這些是戰列艦,戰列艦的裝甲本身就比較厚,但問題是這些魚雷機並非是從航母上起飛的,而是從陸上起飛的大型魚雷機。
其攜帶的魚雷都是口徑達到533mm的大型魚雷,雖然只是勉強達到大型魚雷和中型魚雷分界線的大型魚雷,但其爆炸力之恐怖,根本不是日本的戰列艦所能抵擋的。
筑波號被魚雷命中船體中部,直接在船底炸出一洞口,海水瘋狂的向筑波號底艙湧去,不過筑波號並未沉沒,依舊試圖向遠海方向逃竄,只是速度變成了龜速,而且船體在緩緩下沉,下沉越多速度越慢,最後竟然都跑不動了。
那些飛行員見筑波號已經無法移動,都沒有繼續攻擊,因為筑波號已經失去攻擊意義了。
跑不動的筑波號是不可能回到日本了,反而有被中國海軍俘獲的可能性。
摩薩號、河內號則沒那麼幸運了,第一枚魚雷命中他們後,他們都未受到太嚴重的創傷,依舊在向外海逃逸,結果速度下降很多的它們被幾架魚雷機‘補刀’成功,在船體上炸出了大窟窿,兩艘戰列艦陸續沉入海中。
金剛號則最為強悍,畢竟這是日本此時最先進的戰列艦,而是最後一艘從英國定造的軍艦,被魚雷命中了之後,竟還能保持23節左右的速度逃竄。
有十多架魚雷機盯著金剛號,對其進行‘補刀’,金剛號艦長憑藉沉著指揮,連續閃避了八枚魚雷。
只不過其他日軍艦船就遭殃了,金剛號是閃躲過去了,結果金剛號後面的艦船沒看到那些魚雷,常盤號巡洋艦當場被魚雷命中,在一朵黑煙升起後,船尾被炸出一個窟窿,海水瘋狂湧入,就像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場景一般,只不過坦坦尼克號是船尾翹起,而常盤號卻是船頭翹起。
還有一艘魚雷艇悲劇的被魚雷當場炸成碎片,變成了一堆零散的海洋垃圾漂浮在海面上,魚雷艇上的日軍被炸得胳膊、大腿等零件焦黑焦黑的滿天飛濺。
但金剛號的好運氣彷彿已經用光了,在閃避第九枚魚雷丟下時,另外兩架魚雷機在另外兩個角度分別投下了一枚魚雷,在三枚魚雷的圍攻下,金剛號不論從哪個角度都已無法閃躲,必然要被命中一枚,處理不好甚至要被命中兩枚。
金剛號艦長只能在權衡之下選擇被一枚魚雷命中,但時間極為倉促,金剛號艦長沒考慮到的是,那枚魚雷命中的是船尾,一排螺旋槳當場被炸壞大半,使整個金剛號都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部分螺旋槳的動力只能讓金剛號在原地打轉,等於是直接癱瘓在了海面上。
金剛號一癱瘓,便沒有飛機繼續攻擊金剛號了,那些飛機只攻擊繼續移動的日本軍艦。
而那些俯衝轟炸機則一路從那些離海岸線一面的日本聯合艦隊的戰艦上空飛過,直取外海一面的日本軍艦。
靠外海一面的日本軍艦最容易逃竄,而魚雷機在未轉向的情況下也不容易攻擊它們,因此那些靠外海一面的日本軍艦受到了俯衝轟炸機的重點‘光照’。
第一海防空軍編隊隊長田雲傑衝在了最前面,他看到日本聯合艦隊外圍的一艘大軍艦,有不知道那艘大軍艦叫什麼,但卻知道這是重要目標,馬上將機身壓低,向那艘大軍艦俯衝了下去。
那艘大軍艦是日本聯合艦隊中的攝津號,是一艘河內級戰列艦,1909年建造,1912年竣工服役,是一艘很新的戰列艦。
攝津號一見勢頭不對,馬上就掉頭全速向外海逃竄,只不過攝津號剛剛調頭沒一會,田雲傑便已經俯衝了下去。
咿……
俯衝轟炸機俯衝下去時,裝在機頭的呼嘯裝置發出令人牙酸的呼嘯聲,猛烈的衝擊著日本水兵的心理。
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