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太守勢力。
太守鎮守一方,掌地方軍政大權,擁兵自重,聽調不聽宣,一直是朝廷最為頭痛的事,數十年來,朝廷一直想方設法削弱太守的勢力,奈何各省太守已經坐大,朝廷投鼠忌器,一直不敢作為,以至造成了現今的局面。
衛煌主動提出來,那是再好不過了,雖然現在王族沒落,朝政被丞相衛煌把持,但對朝廷來說,重振王族的機會更大了。
新體制頌布後,衛煌以朝廷的名義釋出了一系列的新舉措與任免命令。
帝國軍隊按照嘉月、青川、紅楓三省份和中央劃分四大戰備軍區,除去平時鎮守城池的常備軍外,預設五至十萬人的戰備軍團,軍團名稱分別以省份命名。
嘉月省是衛氏的根基,衛煌自然得委派最任任的心腹鎮守,太守為原嘉月知府許宗堂,唐天和為嘉月軍團統帥。
青川軍團統帥是孫頜,赫進為紅楓軍團統帥,兩省的太守也是衛煌的心腹親信,清一色的元老系。
在這一點上,衛煌倒不怕少壯派有意見,治理地方可不同於打仗,而且,少壯派中的某些人雖戰功顯赫,但資歷不足,能力也略欠妥,所以,大多充當三四把手以下的官職,先磨練個幾年的時間,有能力者,自然有的是機會。
中央軍團自然由衛大衙內統掌,包括長安城的八千城衛軍、二千羽林衛,一千內宮宿衛,槍桿子裡出政權,所以,兵權必須牢牢的掌控在手裡。
內衛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衛大衙內把內衛一分為二,命名為黑衣衛和軍情處,前者是明朝錦衣衛的翻版,後者負責軍事報。
黑衣衛仍由丁喜統掌,這是他的老本行,管理起來自然得心應運手,而且非常忠心,那是不二人選。
丁喜沒有因為內衛被分去一半而心存怨言,相反變得越發的開心,黑衣衛是針對內部的特務機構,權勢比以前更大,享有先斬後奏的特權,而且,特種夜不收劃歸他掌管,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力量。
掌有生殺特權的黑衣衛在處理幾樁大案之後,很快就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令人聞之色變,心寒膽顫,也因此臭名彰著,丁喜更得了閻羅王之惡稱,人人敬而遠之,不敢與他交往。
第200章 都有好處
長安的一役中,一千五百名特種夜不收損失了三分之二,可謂是傷筋動骨,元氣大傷,也讓衛大衙內一度檢討自已的過失,只是接連的戰事忙得他焦頭爛額,抽不出時間來重整。
特種夜不收是他花重金和無數心血,仿照後世特種部隊打造出來的王牌精銳,就算是殺人機器,造價也是最為昂貴的,即便他們勇武過人,一人擋百,但投入戰場與敵人硬戰,每戰死一人都是一個極大的損失,何況一下子損失三分之二的人。
衛大衙內不得不認真檢討自已的過失,象特種夜不收這種精銳王牌,絕對不可以投入正面戰場與敵人硬戰,只有象夜間的幽靈一樣來去無蹤,才能發揮他們出其不意,攻敵不備的特長,所以,他把特種夜不收編入黑衣衛,由丁喜負責統掌,重新挑選人手訓練,補充滿編一千五百人。
為此,他還一再交待丁喜,讓他明白特種夜不收的特長與特種作戰方式等,說得簡單一點,特種夜不收有點象現今一些世家大族眷養死士,但比一般的死士還要厲害多,所有特種夜不收除了配備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先進武器外,還學習並接受了後世不少先進戰術的訓練,講究的是整體配合,一擊即遁,如果行動失敗,會耐心的等候一下次機會,而不是盲目的送死。
當然,如果身陷絕境,這些特種夜不收也會死士一樣,寧死不降,敵人得到的只能是他們冰冷的屍體。
軍情處的全稱軍事情報處,是負責對外派遣密諜,刺探情報等工作的特務機構,性質與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