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自然是於胖子本人的人脈了,這個胖子是中國電影改制前最年輕的國營電影企業科長,也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中國電影官方一號人物韓三爺當年的左膀右臂,這個人脈真的是一筆無可估量的財富。
另一個,金鐘銘其實也說出口了,那就是博納影業其實是大陸地區對香江電影遺產接手最多最好的一個。
而香江電影的意義,無論怎麼評價都是不為過的。
亞洲電影,包括日本、韓國的電影,都其實是廣受香江電影的啟蒙和影響。一直到現在,像劉在石那個年紀的人都能隨口唱出來《英雄本色》中的插曲,成龍、郭富城的花邊新聞照樣能上韓國娛樂媒體的頭條,宋承憲也因為能翻拍《英雄本色》興奮不已……這在公開而又普遍性排外的韓國簡直是奇蹟。而金鐘銘在《那些年》裡把原小說中關於主角們對日本文化的劇情全部改成香江那邊的文化描述,這可不是瞎改的,那個年代,香江的娛樂文化對於韓國正如日本文化之於彎彎。
或者乾脆一點,香江電影的最繁盛時期,是有資格代表全部東方電影產業的。
但是現在呢?現在那群黃金期的藝人們或許還在,但是產業已經實際上崩潰了。甚至,很多香江電影人自己都說,香江電影已死,02年的《無間道》正是它的迴光返照甚至輓歌。那麼死了之後呢?遺產歸誰呢?這可是一個時代的精華!
首先自然是一批頂尖的人物帶著私人的班底前進到了好萊塢,李連杰、成龍、吳宇森……這些都是在好萊塢站穩了的人。
但是這只是很少一部分,而且好萊塢終究不能讓這些人產生歸屬感,最後堅持留下去的人就更少了。
而下一個選擇就是很自然而然的堅守了……但說實話,這批人基本上是在苦苦掙扎,因為那邊市場和產業已經養不活他們了,那怕堅守的人很少,也養不活了。
而最後,一個看起來更理所當然的地方就出現了,那就是大陸。
大陸有錢,大陸有市場,大陸有廣闊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大家本來就是同文同種同一個國家……從這個角度看來,大陸和香江聯合,然後重新復活香江電影,似乎就成為了一個必然的選項。
而實際上,成龍、周潤發、周星馳……這香江電影代表性的二週一成都事實上依託著大陸重獲了一定的新生。
其中,周星馳的《功夫》和《長江七號》其實都在很大程度上面向了大陸觀眾;周潤發更是剛剛姜文合作了《讓子彈飛》,那部電影金鐘銘可是投資了不少錢,而且馬上要藉著年底首映的這個機會刷一波臉的;至於成龍就更了不得了,這位亞洲公認的電影一哥正在執導一部名為《辛亥革命》的電影,你要明白,能在大陸執導這種電影已經不只是地位和成就的問題了,這是真的受到了國家對你地位的認可……做老大做到這份上你還是要服氣的。
但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這些頂尖的人確實可以大小通吃,但那只是頂尖人物的特權,你換了安聖基不照樣想跟劉天王合作就合作,想跟梁朝偉交朋友就交朋友?所以說,真實的情況永遠沒那麼簡單,甚至坦誠的說吧,在香江演藝人員北上大潮中,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雖然大陸和香江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界限),兩地人員的隔閡問題都十分嚴重!
這其中,第一個就是報酬的問題,香江那邊的演員導演實在跟大陸合作時拿的報酬是普遍性十倍於大陸這邊人員的。
話說,當初金鐘銘拍攝《投名狀》時就冷眼旁觀過大陸和香江演員的片酬差異問題。而在整個大環境裡,因為香江演藝人對金錢的**裸的追求和他們對大陸方面來源不明的鄙視,使得香江的導演和演員幾乎得到了大陸整個相關產業的普遍性厭惡。
而更可怕的是,明明是以逃難難民身份過來的香江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