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襲擊法軍巡邏隊,破壞法軍的交通線,打擊他們的軍需官及收稅員。埃及穆斯林的反抗使大部分法軍被困。1799年春,拿破崙在四面楚歌中逃回法國。1800年3月,法國侵略軍被穆斯林的第二次起義驅出了開羅。
而加麥斯丁。艾哈邁德就是領導兩次起義的領導者!
艾哈邁德家族始終認為他們是埃及的拯救者,而在坎勒穆將軍遭到英國人羞辱之後,卻從另一個英國人嘴裡聽到了讚美,他的心情起伏是相當之大的。
“安德魯爵士,我聽過你的名字。”坎勒穆的口氣要客氣了不少:“你得到過國王陛下的邀請。”
“是的,將軍。”王維屹點了點頭:“很可惜在那次宴會上沒有能夠見到您。”
“我是一個軍人,是不會去參加那些無聊的宴會的。”坎勒穆將軍顯得有些鄙夷:“現在是戰爭時期,如果連軍人都只想著整天參加什麼舞會,那我們最終會失去這場戰爭!”
王維屹發出了一聲有些誇張的讚歎:“如果埃及人人都像您一樣,那我相信我們很快會把那些德國人給趕出去的。。。。。。”
“德國人並不可恨,可恨的是那些英國人。。。。。。”坎勒穆才說到這裡,忽然想起坐在自己對面的也是一個英國人,急忙補充說道:“當然,你和那些英國人有些不同。。。。。。”
王維屹笑了一下。。。。。。
坎勒穆語氣裡還是充滿了惱恨:“走了法國人,來了英國人,埃及的苦難永遠沒有盡頭嗎?英國佔領埃及後,擔心法、俄效尤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他領地,損害自己在中近東的殖民利益,於是一方面宣稱對埃及的佔領是暫時的,一旦秩序恢復,英軍即行撤退;另一方面派遣其代理人以總領事的名義進行談判。實際上,英國駐埃及總領事貝林是埃及的獨裁者、英國殖民統治的代言人。他統治埃及25年,恣意摧毀埃及的民族工業,獎勵外國主要是英國投資,推行單一作物種植制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使埃及成為英國棉紡織工業的原料產地,嚴重損壞到了埃及的利益。。。。。。”
收穫,這絕對是個大收穫!
原本,王維屹只是想來試探一下坎勒穆的態度,但沒有想到他心裡充滿了對英國人的怨念,甚至在“安德魯男爵”這個“英國人”面前也沒有任何的隱瞞。
那麼,自己設計的一系列事情或許便會好辦得多了。。。。。。
“是啊,我的國家做的一些事情的確有值得商討的地方。”王維屹表現得非常贊同坎勒穆的意見:“比如這一次,盟軍在阿拉曼遭到了最慘重的失敗,但卻絕不能讓埃及人來承擔這一失敗的責任。儘管是一名英國人,但我不能違背自己做為一名正直紳士的良心。。。。。。”
知己的感覺讓坎勒穆完全忘記了對方的身份:“安德魯爵士,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正義者和非正義者出現的。站在公正的立場上,您認為埃及的未來是什麼呢?”
“我認為。。。。。。”王維屹正想說下去,忽然看了下時間:“啊,我們約定的20分鐘到了,我想下次有機會再和您說吧。。。。。。”
“不,不。”坎勒穆急忙說道:“讓20分鐘見鬼去吧。安德魯爵士,我非常想聽聽您的見解。”
在一邊的埃莉娜看著“漫步者”裝腔作勢的想要離開,心裡不禁笑了起來。。。。。。
王維屹這才重新坐了下來:“在我看來,埃及不應該受到法國的統治,也不應該受到英國人統治,埃及就是埃及人的埃及!”
“埃及就是埃及人的埃及!”坎勒穆把這話喃喃的重複了一遍。
從一個英國人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那可不太容易。。。。。。
王維屹隨即又說道:“埃及人曾經依靠自己的力量,趕跑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