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含而閉,指中丹田膻中穴,此處主一身之氣機,故需虛空。
背平而正,以熊背猴脊為基樣,呈牌位之狀。
前世有位陳姓前輩,因身體極其中正,為世人楷模,被尊稱為“牌位大王”。
足堅而穩,指立如磐石,踏地生根,此樁功也。有云:“身無樁法如竿立,相擊易洗一身空”,指的就是樁法在技擊中的重要。
膝曲而伸,指的是雞形步,筋伸如柱,抓地極穩,步步如樁,勢勢如柱。
古云:“下部不固,任憑手上功夫到家,終不足以應大敵也。成如秋葉之易落,非質有殊也。”
襠深而藏,指的是開襠扣膝。擰腰釦襠,不扣則散,活腰松襠,不松則滯,非僅指縮陰法矣。
一幅幅金色圖畫,出現在楊燦卷子中,為以上文字,新增了配圖,顯得極其地生動形象。
“既明格式,下言氣竅:氣調而勻,勁松而緊,緩緩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之歸宿,吸入撥出,勿使有聲。”
這一段重在練氣,來源於道家正宗入門心法,如能悉心體會,潛心修煉,可以踏上“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正途。
“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坐或立,吸氣於喉,發意送下,漸至底收。”
收穀道是提肛之法,玉樓指雙耳後高骨玉枕穴,後面說的是咽津法,金津玉液,底收指的是足底湧泉,功在返老還童。
“升有升路,肋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
升氣時肩井仍需下垂,避免身子上浮,拔骨開榫,氣納中丹,有龍探身蟒脫殼之態。
降氣指落點還原法,即接骨鬥榫混元力,產生“手如少女不可觸”的威力。
人稟天地之氣所生,故升降有格,落入俞口,俞口,重要訣竅所在也。
“既明氣竅,再詳勁訣:通、透、穿、貼、松、悍、合、堅。曰通,勁之順也;曰透,勁之速也;曰穿,勁之連也;曰貼,勁之絡也;曰松,勁之渙也;曰悍,勁之萃也;曰合,勁之一也;曰堅,勁之轉也。”
通指內氣通行無阻,透指拋骨射勁,穿如九曲珠,連綿不斷,環扣不息,貼指粘連之勁。
松渙者柔之勁,一羽不加,一蠅不落,如繩之系,渾然忘我。
悍,如冰之清,氣血凝聚結果,周身經絡開至極致。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用勁如抽絲,兩手如撕綿,龍蹲,虎坐,鷹目,猿神,貓行,馬奔,雞腿,蛇身。
合,周身一也。五行要順,四梢要齊,三節要明,三彎要對,三心要實,三意要連,三尖要照,本身知理,合一處練成。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提頜以正項,貼背以轉手,松肩以出勁。曰橫勁,曰豎勁,變之分明,橫以豎濟,豎以橫用。”
指的是身體各處的相合相隨,照此練去,必然可以周身一家,虛實分明,練出寸勁和爆發力。
“五氣朝元,週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練神練氣,返本還原,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靜生光芒,動則飛騰,氣勝形隨,意勁神同。以神帥氣,以氣帥形,形隨氣騰。”
五氣朝元指五心入鼻,藏於心肺,五氣指五分氣,元者氣也,為天地之始,萬物之本。
神氣形三者,以神引氣,以氣率形,一動俱動,性命雙修。
“勁訣既詳,下言調氣: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閉目鉗口,細調呼吸,一出一入,皆從鼻孔,而少時氣定,遂吸氣一口,默想真氣自湧泉發出,升於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自前胸升於耳後,漸升於泥丸百會穴;降氣時,默想真氣由泥丸降至印堂,至鼻,至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