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許多糧食啊。
災年糧食有多貴大家是知道的。
災年糧食賺錢大家更清楚。
更何況,這東西還能賺名聲呢。
要是手裡多些這種救災餅,災年之時,不用動用自家的糧倉,用這些也能打發許多災民嘛。只要他們能有個充飢的東西,就不會亂的,他們自然也是安全的。
這些豪強大族也清楚,災民沒東西吃,餓急了,可是會來吃大戶的。
火腿、臘肉、燻雞燻鴨、鹹魚、臘腸,這些也都是很不錯的乾糧,能夠長久儲存儲藏的,尤其是如火腿臘肉這樣的,儲存的好,三五年都是沒問題的。
長安城裡,皇帝將出巡山南的訊息也開始放出。
各個衙門,都在選人去襄陽打頭站,等他們到了那邊做好一些準備,到時第二批人就會過去,他們要把各衙門在襄陽立起來,這樣到時皇帝帶著朝廷官員們到達襄陽的時候,就能立馬開始辦公了。
皇帝要到秋後才離京,但現在就需要派一位要員前去襄陽,總攬全域性。
這個人選,最終還是落到了李超身上。
畢竟李超本就是山南東道宣撫使、大都督、漢京營造使。
王內侍帶著旨意來到灞上,三日後李超就要出發。
“老師,我也要去襄陽!”
“這個你得問陛下,若是陛下許你同行,我沒意見。”李超笑著答道,不過正常情況下,李承乾肯定去不了。太子可是儲君,一般情況下,太子都得坐鎮留守京城的。
哪怕大敵當前,一般也是皇帝御駕親征,太子是不能動的。
待秋後,李世民出巡山南,駐蹕襄陽,李承乾也極可能是要留守長安,甚至可能還要加一個監國之名。
李承乾還真的就讓王內侍帶了封信回宮,他向李世民請求隨李超去襄陽。
李世民回覆很快,同意!
聽到這個答覆,李超怔了好一會,太子不應當是留守嗎,怎麼現在反而成了打前站的了?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親兒子嗎?(未完待續。)
第604章 遭天遣
七月流火,天氣開始轉涼。
不過對於京中的百姓們來說,頭頂上的太陽依然熾熱,熱力絲毫不減。夏季豐收的喜悅剛過,百姓們便開始犯愁了。
整整半個多月了,一滴雨都沒有見著。
天天是豔陽高照,晴空萬里。
半月前,這樣的天氣讓百姓們歡喜,因為這樣的好天氣對於收割和曬糧都是最佳的,夏收的糧食可以曬好入倉,不會有半點損失。可這豔陽天持續到了現在,大家可就高興不起來了。
夏收過後,秋耕就要開始,不管是做什麼,都是需要水的。
持續的豔陽天,這對於秋種來說是個災難。
“整整十八天無雨了。”
政事堂都省裡,李世民跟幾個宰相坐在一起吃堂飯,上午商議了半天事,又累又餓,堂上擺起午飯,李世民也留下來一起吃飯。
今天的堂飯有點特別,沒有了例行的十二個菜。
只有救災餅還有幾碗白開水,救災餅有好幾種口味的,還有幾種方便食品,如掛麵、泡麵、火腿、燻肉、鹹魚、乾菜等。
李世民吃著一塊蝗蟲和穀糠為主料的救災餅,很噎,很無味,但還是一塊一塊的扳著往嘴裡送。
眼前這種難以下嚥的蝗蟲餅,真到了大災之時,卻會是百姓救命之物。
“黃河已經出現斷流了。”蕭瑀也嚼著一根鹹菜。
皇帝說要宰相們一起體驗一下這些乾糧,體驗下民間疾苦,宰相們便也只能跟著吃頓苦的。
白菜幫子醃製的菜乾真沒什麼好吃的,又幹又鹹還有股子臭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