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但長安城的模式又是擺在這裡的,熱鬧的地方在坊內,在東西兩市,街道上是永遠不會熱鬧的,除非是舉行什麼節日活動。
“這都已經開春了,我都想洮州了,開春得種春粟了。”小八嘆氣道。他在洮州分了那麼多地,全家也都搬到了那邊,在那裡落戶了。對於長安,他一點也不留念。
“三郎,啥時候放我們回洮州啊?”
李超對這幾個傢伙無語,身在曹營心在漢啊。帶著他們回長安,趕上玄武門,跟著自己也算是露了臉了,雖然他們也沒什麼危險,可參與過玄武門卻是不折不扣的經歷,這是能夠讓他們以後吹一輩子的事情。
現在賞賜還沒有下來,但這幾個傢伙做為自己的親兵,而且本來就是已經有了**品的武階官職,這回肯定能升個兩三級的,升個府兵旅帥什麼的都不成問題,甚至都有機會當個子校尉了。
可這幾個傢伙,卻整天惦記著他們在隴右的那幾百畝荒地,惦記著他們在隴右的那點分紅。
真是沒有出息啊。
進入京兆府衙門。
李超的兩個少尹于志寧和虞士南都一臉憂愁,好像李超欠了他們幾百萬沒還一樣。
“出什麼事了?”
兩位少尹都是原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也是翰林學士,跟李超一起編過書,倒不陌生。兩人對這個不怎麼正經上班的上司,也不敢有怨言,因為人家還是兵部尚書和太子少詹事。
“長安要斷糧了!”
“斷糧?”李超皺眉。
“是的,要斷糧了。”
“這怎麼可能,長安怎麼可能斷糧,朝廷的官倉、常平倉呢,各大糧商們的糧鋪呢,就全沒有了糧?”
李超解下批風,坐到了自己的府尹位置上,他雖不知具體情況,可心裡卻明白,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長安糧倉之中存糧不多,不敢輕用。常平倉此前為平抑糧價,早已經把倉中糧食放出。後來江淮叛亂,朝廷關東用兵防禦突厥,加之隴右交兵,只見糧出不見糧進啊。”
朝廷手裡還有糧,但數量有限,官倉裡的糧食得供應皇宮,還得供應番上府兵,甚至還得給百官們發放祿米。
眼下三月,青黃不接。
長安城三十萬人口,不能沒有飯吃。
“長安的那些糧商們怎麼說,他們就沒有一點糧食了?我不用去查,也知道這些糧商手裡肯定還握著不少的糧食。”
“大尹,這些人都說沒糧了。”虞士南攤手道。
虞士南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江南人。他的哥哥虞士基曾是楊廣身邊的五貴之一,有名的奸臣。但虞士南與虞士基同住一院,卻寧肯過著清貧的日子,也不接受他哥的贈予,非常的有風骨的人。
不過李超卻覺得這位太過於文了點。
“他們說沒糧就是沒糧嗎?”
李超冷哼了一聲。
“現在是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我們京兆府最大的任務,就是維持穩定。再過幾天,就是殿下的登基大典,有些人說不定還想著看笑話。哼,派出差役,挨家挨戶向這些大戶借糧,告訴他們,莫要自誤!”
“大尹,這樣不好吧。如今是非常時期,可莫再惹出什麼亂子來啊。”
“放心,本府自有分寸。”
派出去的差役很快就紛紛回報,各糧鋪基本上都聲稱已經沒糧了,只有少數幾家給了點糧食,但也只是給了幾十石糧而已。
杯水車薪,幾十石糧管什麼用。
“這些人,是真不知死活啊。總把寬仁當成了可欺,真不知道該說是無知還是愚蠢。”
虞士南有些擔心的道,“趙公想要做什麼,可別亂來?”
“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