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尚明傑還是林玉濱都是尚老夫人疼愛之人,她哪裡捨得他們這麼委屈。
兩邊說定,林清婉讓尚老夫人安心,便提了告辭,至於尚家分家的事則不應由她來提。
林清婉帶著小方氏和林玉濱回去了,尚明遠猶豫了還是去找尚老夫人,小方氏說得對,此時分家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反正他們家的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再混在一起還有什麼意思?
出了尚府的林清婉沒回別院,而是吩咐車夫道:&ldo;去刺史府。&rdo;
周刺史並不在刺史府中,長司不敢怠慢,請了林清婉進去坐,畢恭畢敬上了茶後退下,連忙讓人去叫周刺史回來。
林玉濱問,&ldo;姑姑是要向周大人求情嗎?&rdo;
&ldo;通敵大事哪裡是周刺史能做主的?&rdo;林清婉抿了一口茶道:&ldo;我是來問些事情的。&rdo;
&ldo;姑姑,&rdo;林玉濱憂心的問,&ldo;外祖母他們真的能沒事嗎?&rdo;
&ldo;只要周大人在你二舅母說的那些地方找到人,我就能保證他們沒事。&rdo;即便抓不到人,她也能保他們,可她並不想把話說得太滿。
梁帝仁厚是好事,卻不應該被人認為是良善。
一個皇帝仁厚是明君,良善卻不會成就明君。
京中諸臣同樣如此認為,所以哪怕尚平自首,且告發趙捷,可以從輕發落,卻不能太過仁慈。
所以駁回了刑部革職的建議,多位朝臣和皇帝建議,&ldo;尚平是無通敵之心,然而其為私利,明知是與敵國商人交易,也依然售賣鐵和糧食等戰備物資,與通敵無異。臣等認為,即便從輕發落,也不該是以走私罪,而是以通敵罪論處。&rdo;
&ldo;不錯,不然將來沒抓到一個通敵之人,對方都說無心通敵,只是走私,那長久以往國何以為國?&rdo;
他們不談尚平之前走私的事,就說開春那會兒他做的那筆帶有戰備物資的交易。
笑話,朝中多少大臣參與走私生意?
尤其是那些武將,身上就沒一個乾淨的,用走私罪叛尚平,最多流放,再從輕發落,關牢裡兩年就放出來了,皇帝又仁厚,再寬一等,得,革職回家就好。
刑部顯然就是出於這樣的考量做出這樣的刑罰意見的,可朝臣們不樂意,這樣一來還有什麼震懾作用?
尤其是這次趙捷叛國的影響極其惡劣,他跑到了楚國,他弟弟現在還沒被抓到,如今只能拿尚平開刀了。
所以群臣上折,尚平必須嚴懲,他自首,陛下仁厚,那就在嚴懲的基礎上從輕發落就好了。
工部尚書便提議道:&ldo;不是已經查明他通敵走私皆是瞞著家裡的嗎,與其對他從輕發落,不如落在他家人身上,也好警醒世人,哪怕是自首了,有些罪也是不能開脫的。但為了鼓勵將來犯事的人自首,倒可以對其無辜的家人網開一面,但凡還有良心,人總是會念著家人的。&rdo;
&ldo;通敵乃是誅族之罪,他就算不是有心,家人最輕也得流三千里。&rdo;刑部尚書出列道:&ldo;從輕發落,或可流六百里或就近關押服勞役。&rdo;
工部尚書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道:&ldo;首犯你只革職,對其家人你竟要流刑?&rdo;
刑部尚書不服氣,&ldo;我是以走私罪判之,不是你們說不符,要以通敵罪判之嗎,這就是通敵的量刑標準。&rdo;
這可和林清婉交代他的相去甚遠,但見其他人都一副贊同的模樣,工部尚書抽了抽嘴角沒說話,反正等四皇子到了江南還得上折討論,此時太為尚家說情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