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左宗棠心中暗贊:此人名下無虛,只一句話,就問到關竅了!

他說道:“是,楚軍都是南方人,一不耐嚴寒,二不慣食麥,原班拉到西北,戰力是要打折扣的。我只挑三千精銳,另在湖南再新募五千。這八千算是我的親兵,我就帶這八千兵出關。其餘大部,都在陝甘當地招募。”

關卓凡微笑道:“好,和關中豪傑共事業!”

左宗棠眼睛一亮。心想這個說法妙!不由哈哈大笑道:“知我者貝子也!貝子說的好,宗棠就是要‘和關中豪傑共事業’!”

兩個人說的冠冕堂皇,但關卓凡知道,左宗棠如此行事的真正原因,是楚軍大部已不堪再戰了。

清末有戰鬥力的軍隊,如湘軍、淮軍、楚軍,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隻能打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結束,心氣便衰。便不堪再用。歷史上,湘軍打平洪楊之後,淮軍打平捻子之後,就是這種情況,而且。從將到兵,莫不如是。

現在,楚軍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左宗棠以陝甘籍士兵為主力,南北差異、水土不服當然也是原因,可如果僅僅是這一個原因的話,左宗棠又為何要在湖南新募五千士兵?

這種軍隊,關卓凡稱之為“一次性軍隊”。

究其竟。是當時從軍,不過“當兵吃糧”,想激起士氣,只能拿“發財”誘惑,所謂“不死就享福”。戰爭結束,果然不死的。腰包裡揣滿了銀子,唯一要做的事情自然是“享福”,有誰還願意再去打仗?

還是那句話,“鷹不能飽,飽則遠颺”。

這是農業社會軍隊區別於工業社會軍隊的最顯著的地方。

關卓凡建設、改造軒軍。就是要把軒軍這樣一支誕生於農業社會的軍隊,脫胎換骨為工業社會軍隊。

考察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人,在“戰後”種種心態行為,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

朝廷派曾國藩去剿捻,曾老頭毫無興趣,拖拖拉拉,哼哼唧唧,說的好聽點,叫“位高畏謗、持盈保泰”;說的不好聽,就是心氣已衰,“見困難就讓”。

李鴻章和老師不同之處在於,戰爭結束,功名利祿愈加熱衷;和老師相同之處在於,一樣地不想再打仗了。

原時空,平回的重任,朝廷原本想交給淮軍的,但李鴻章哪裡肯幹?這個活計,無比辛苦,沒有十年八年,辦不下來,一個不小心,死在西北都有可能。朝廷不得已,平回的差使才落到了左宗棠手裡。

而李鴻章,在後方興致勃勃地辦他的海防。彼時中國最重要的軍事建設,就這樣交由一個根本不想打仗的人主持。

某種意義上,甲午戰爭中,淮系在海、陸兩條戰線上的糟糕表現,在李鴻章拼命推脫平回的時候,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左宗棠算是那個時代的異類——打完一仗還想打第二仗,打完第二仗還想打第三仗,他不一定愛好戰爭,但卻是真正地“勇於任事”,不挑肥,不撿瘦。

這是關卓凡交結、禮遇左某的真正原因:如果哪天“天下有事”,關卓凡認為,偌大中國,真正能給他造成麻煩的,只有一個左宗棠。真有那麼一天的話,關卓凡希望,左宗棠不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左宗棠說道:“陝西大亂,貝子揮斥方猷,俄頃而定,此間機宜,我要向貝子好好地請益。”

關卓凡笑道:“前輩面前,本來不敢隨便賣弄,但我平陝,確實有一點小小心得,印�站徒譚郊遙�爰疚談��!�

第一要用大炮。

回匪拖家帶口,機動性並不好,大都憑據堡寨頑抗。除非佔據大城,不然通常情形下,回匪的堡寨多用土築,抵抗不了拿破崙炮一類洋炮的轟擊,只要在寨牆上轟塌一個缺口,回匪軍心自亂,此時發動衝鋒,便可擊潰獠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