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1部分

1890年初,北洋艦隊泊香港過冬。2月24日,提督丁汝昌率一部出巡南海;3月6日,右翼總兵劉步蟾突然下令降提督旗,升總兵旗,以宣示代行指揮艦隊。

琅威理質問劉步蟾,丁提督雖然不在香港,但我這個“副提督”還在艦隊裡,怎麼可以降提督旗?二人爭執不下,官司打到李鴻章面前。李中堂說,北洋艦隊哪有什麼“副提督”啊?言下之意自然是支援劉總兵。

朗總查大怒,憤然去職歸國。

英國政府也很惱火,拒絕李鴻章另聘英人擔任海軍顧問的請求,並撤回旅順港顧問諾加,同時宣佈,不再接受中國海軍留學生。

這是北洋艦隊的命運轉折點。琅威理去職後,艦隊訓練廢弛,紀律鬆懈,軍官攜眷陸居,士兵去船以嘻,北洋艦隊的戰鬥力迅速下降。

四年後,李鴻章、劉步蟾等,終於吞下了自己種下的惡果。

撤旗事件中,李鴻章之所以支援劉步蟾,根本原因。是朝廷上下對英國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關卓凡認為。英國政府接受中國留學生。向中國派出顧問人員,固然希望增強英國對中國的影響力,但並無籍此控制中**隊之意。這一類事情上,英國人的行為,還是職業的,是符合國際外交規範的。

而我們疑神疑鬼,不肯予客卿真正的信任和禮遇,即不肯真正地自居於學生的地位。如此,又怎麼能夠真正地學出師來?

後世居然有人認為,“撤旗事件”中,李鴻章、劉步蟾等人,“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真是不知所謂!

歷史告訴未來,原時空告訴本時空,請問,關卓凡該怎麼辦這個福州船政局呢?

首先,關卓凡建議左宗棠帶日意格、德克碑兩位去西北。“以為強助”。左宗棠是曉事的,答應了。

調開法國人之後。我要用英國人了。

船廠的營運模式,還是用左宗棠當初籌劃的路子,聘請洋員總責管理和技術,中國人跟著當學生。這條路子,和上海自貿區船廠的“外資獨資”頗有不同。關卓凡認為,第一,兩條腿走路是必要的;第二,分工上,自貿區船廠主要負責製造大型船隻,馬尾船廠主要負責製造小型船隻,即先易後難,技術學到手了,再由小船而大船。

馬尾船廠的洋監督、洋技師,關卓凡沒有費心自己去找,而是直接請英國政府予以推薦。

正常情況下,政府擁有的資源總是最多和最優質的,關卓凡相信英國人在這方面的“職業操守”,不會給自己塞假冒偽劣。何況,自貿區船廠的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為了拿下上海的船廠,英國人也得在福建的船廠上落十分的心思。

關卓凡在歐洲的資源,比不了美國,雖然也有花旗洋行的歐洲司,但盧卡斯畢竟是普魯士人,和英國終究隔了一層,而福州船政用英國人是既定的章程。盧卡斯的任務,是對英國政府推薦的人選,進行“背景調查”,做最後“把關”。

船政學堂呢?

第一,要完全獨立於船廠。

原時空船政學堂的設立,初衷是為船廠準備人才——這個眼界太狹窄了,使船政學堂淪為船廠的附屬,船政學堂辦得不倫不類,相當程度根源於此。船廠只能作為學堂的一個“實習基地”,雙方之間,不存在任何從屬關係。

第二,船政學堂自身再一分為二。

原時空的福州船政學堂,本來就分為“前學堂”、“後學堂”,“前學堂”教授造船、輪機、設計,“後學堂”教授航海及駕駛。這“前學堂”也罷了,知道是教船舶製造的;可是這“後學堂”,您看得出是一間海軍學校嗎?

怪不得教出一班奇奇怪怪的學生來呢。

分開分開,本時空,“前學堂”易名“福州造船學堂”,“後學堂”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