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不太準確,應該是被擊潰。
這兩支華人部隊使用交叉火力非常熟練,以至於胡蒂爾懷疑那是兩支叛變投敵了的德軍部隊,他們的戰鬥意志非常頑強,絲毫不遜於德軍部隊;同時他們的戰鬥方式非常靈活,如果德軍士兵距離過遠,他們會使用步槍單發點射,命中率出奇的高;如果德軍士兵發起衝鋒,陣地上有數量眾多的重機槍,多到會令人誤以為那是二個師,而不是二個團。
當第二次進攻被打退的時候,胡蒂爾重新調整了對華人部隊重機槍密度的評估,如果按照德軍裝備重機槍的比例,這絕對不是兩個師,應該是四個師甚至更多。
於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擺在胡蒂爾面前,打還是不打,如果打,可能會蒙受更大損失,如果不打,那麼德軍就將只能被迫退到第三道防線上防守。
第二道防線距離第一道防線太近了,只有區區不到兩公里,華人陣地上的坦克如果下山,只要一個衝擊就能攻陷第二道防線,到那時損失將更加慘痛。
於是權衡再三,胡蒂爾決定繼續攻擊。
德國人進攻的套路其實和法國人是一樣的,攻擊之前都是長時間的火力準備,然後步兵一擁而上。
胡蒂爾也打算這麼進攻。
但胡蒂爾很快就後悔了。
火力急襲只進行了不到半個小時,胡蒂爾就聽到天邊傳來一陣陣“嗡嗡嗡”的發動機聲,然後就是遮天蔽日的大肚子轟炸機飛過來。
雖然只有幾十架轟炸機,但那種編隊飛行的氣勢,還是令胡蒂爾震撼莫名。
這差不多是轟炸機第一次成建制的出現在戰場上。
其實別管是什麼東西,從人到蝗蟲,只要數量一多,總是會令人感到震撼的。
飛機也一樣。
秦致遠的轟炸機部隊和此時的轟炸機有很多不同,雖然翼展都挺大,但秦致遠轟炸機機翼上的金屬蒙皮和發動機上的整流罩非常顯眼,更何況還有獨樹一幟的封閉式機艙,以及機翼底部超大的外籍軍團標誌,都清晰的表明了這隊轟炸機的血統。
當第一眼看到轟炸機編隊的時候,胡蒂爾還沒有意識到這是轟炸機。
等這些飛機以編隊飛行方式飛臨德軍炮兵陣地上空開啟機腹艙門的時候,胡蒂爾意識到大事不好。
果然,那些飛機迫不及待的扔下一連串的炸彈,然後才晃著翅膀加大馬力高速飛走。
德軍的炮兵陣地已經是一片火海。
都不用統計傷亡,連綿不絕的爆炸,以及驚天動地的殉爆已經充分說明了轟炸效果。
甚至最後一組五六架飛機飛過來的時候,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什麼有價值的目標,乾脆把炸彈扔進了德軍部隊的營地裡。
胡蒂爾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營地內的德軍已經離開營地準備攻擊華人陣地,營地內並沒有什麼人,所以並沒有太大的人員傷亡。但劇烈的爆炸波及到堆放在營地內的彈藥,以至於引起了連環殉爆,使得整整三個師的儲備被一掃而空。
熱武器時代打的就是後勤,步槍沒了子彈還不如長矛,德國因為物資短缺本來後勤補給就艱難,這下所有儲備的物資被一掃而空,那可怎麼打?
沒有時間自哀自怨,因為進攻華人陣地的部隊再次敗下陣來,胡蒂爾還要準備下一次進攻。
可是沒有了火炮掩護的進攻,等於是讓德國士兵去自殺。
胡蒂爾進退兩難。
……
此時秦致遠還不知道轟炸效果,他正在為了轟炸機部隊心疼。
轟炸機部隊之所以能得手,是因為剛才英法聯軍的戰鬥機把德國人的戰鬥機引走,這才出其不意一擊得手。
但德軍陣地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連營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