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1部分

“帕斯號”的主炮是203毫米,那麼也就意味著,“帕斯號”對203毫米口徑火炮的打擊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如果憑藉著岸防炮臺的150毫米口徑火炮,很難對“帕斯號”造成什麼重大傷害。

而那些驅逐艦則不同,不管是“黑天鵝號”,還是“喬治五世號”,這些驅逐艦上裝備的火炮也是同樣的150毫米,那就表示岸防炮臺的150毫米火炮對這些驅逐艦是擁有一定攻擊能力的。

有一個因素必須要重視,就是這些客觀條件存在的年代。

帕斯遠征軍的這些驅逐艦,即使是最年輕的“黑天鵝號”,也有超過10年的艦齡,所以在當初考慮裝甲防護時,這些驅逐艦參照的是十年前的火炮威力,相對於目前的火炮來說,這個防護程度就大大滯後了。

戰爭是推動科技發展的最大動力,世界大戰期間,幾乎是每天都有新技術、新工藝出現,世界大戰開始時裝備的武器和開始一年後裝備的武器已經截然不同,至於世界大戰前和世界大戰後,那壓根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武器之間的差距甚至能用“代差”來形容,所以這些驅逐艦上雖然使用的也是150毫米口徑火炮,但無論是在射程上還是在威力上,都和岸防炮臺上的150毫米口徑火炮有著巨大差距。

這種差距在戰鬥開始不久就已經顯現出來。

其實在經過前兩輪的試射之後,岸防炮臺上的火炮群在第三輪齊射的時候就對“波丁頓號”形成了跨射,這充分顯示了統一指揮的威力,也令高傲自大的英國海軍官兵們頓時緊張起來。

炮戰進行到第45分鐘,二號炮臺發射的一枚炮彈在“波丁頓號”號附近形成了近失彈,“波丁頓號”的推進裝置受到影響,速度頓時從25節下降到不到15節。

這簡直是個最好的靶子,就像是黑夜裡熊熊燃燒的火炬一樣醒目。

段成業馬上指揮炮臺集中攻擊“波丁頓號”,雖然“波丁頓號”的艦長用盡了渾身解數,終於在第55分鐘,三號炮臺內的侯興安炮組發射的一發炮彈命中了“波丁頓號”的煙囪,倒塌下來的煙囪重重的砸在艦橋上,造成艦橋內包括“波丁頓號”艦長在內的12人死亡,這一變故使得“波丁頓號”失去了指揮中樞,就像是鮮嫩可口的小羊羔行走在危機四伏的荒野中,頓時招致更多不懷好意的目光。

光學測距儀出現之後,海戰有了根本性顛覆,以前的測距,靠的是炮手們的豐富經驗,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準確資料,沒有更多的捷徑可走,只能靠經驗的積累和歲月的沉澱。

有了光學測距儀,哪怕是一個剛接觸炮兵沒多久的新丁,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準確資料,這大大提高了炮組的效率,特別是對付那些失去動力的目標,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

炮彈從出膛到擊中目標是需要時間的,總體來說,在一萬米的距離上,炮彈如果想要擊中目標大概需要三四十秒。在這三四十秒時間內,如果目標是以25節的速度移動,那麼在這三四十秒時間內,目標能跑出500米左右的距離,所以在海戰中經常會發生炮戰進行一個小時尚且一無所獲,但如果某艘軍艦失去動力,那麼很快就會被擊沉的例子。

“波丁頓號”正在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命運,當“波丁頓號”失去了動力,又失去了指揮中樞之後,在兩分鐘內,有四發炮彈擊中了“波丁頓號”,其中第一炮臺發射的一發炮彈直接命中了“波丁頓號”的彈藥庫,這導致這艘1300噸的軍艦從中間直接被炸成兩截,在20秒之內就完全沉入海底。

20秒,就算是有水手及時跳船,估計都遊不出沉船形成的漩渦。

137名海軍官兵就這麼葬身海底。

“波丁頓號”的沉沒給帕斯遠征軍艦隊敲響了警鐘,德里克查普林就算是再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