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材料是收集來的貝殼,刷上特製的顏料,儼然具有頗高的審美價值。當然,蘇菲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至於那個引起非議的心形貝殼,按照蘇菲原來的思路,加工成了一條項鍊。傑斯特收到相簿時喜悅中帶著隱隱的失落,蘇菲只能裝做沒看到,現在的她還沒想那麼遠……

時光荏苒,轉眼又是一年。

這一年最高興的莫過於蘇菲,新年的前一天早上量身高的時候,發現自己居然又長高了幾厘米,才初三就有一米五六呢!

新年的臨近——

在老北京,大年三十是風俗講究最多的一天。在臘月二十三祭灶、小年之後。蘇家全部的大人都在為了這個年三十而忙碌,男人們在各處採買年貨。而女人們則在買布為一家人做新衣、發麵蒸饅頭、做年菜。

這些都是要嬸嬸們和媽媽親自動手的,全都是外面買的,反而感受不到親人間的關切。

林雯對家務並不在行,會做得菜式也都是些洋人的菜式,既簡單又方便。平常家務都是家裡的幫傭在幹,想學也沒什麼機會接觸。今年機會就來了,蘇老爺子特地把家裡的傭人全部打發回老家過年,揚言要全家總動員。小孩除外,其實是蘇菲除外,但是四個哥哥機靈的很,一早就把蘇菲拉出去拜年了。

蘇菲的三位嬸嬸雖平日忙於工作,但是幹起家務可是不差的。林雯在一旁邊看邊學,倒也自在。

而掃房子也是全家老少齊上陣,蘇菲給家裡的長輩們一人折了一個防灰塵的紙帽,戴在頭上,可以保證頭髮的乾淨。哥哥們也拿著一把掃把,不過不是掃地,而是玩鬼子進村。幾個追,幾個跑,洗澡的時候,嬸嬸們拿著換下來的衣服,眉一扭,挨個給哥哥們來個‘新年教育’。於是乎,煥然一新的哥哥們個個垂頭喪氣,像一隻鬥敗的公雞。

另外,必不可少的還有貼春聯這件事,這一切的一切在年三十之前就都準備好了。

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上午祭祀祖先,這一風俗不分貧窮與富貴,不過是窮人家少擺點祭祀用品,富人家多擺點罷了。

年三十的下午,會有人來送財神爺,說是送實際是賣,但是不能說買賣,只能說請和送,而且請了一位財神爺之後,再有人來送最忌說“不要了”,只能說“我們家已經請了”。

當金烏西墜之時,講究就更多了。

首先人們要在庭院從大門至屋門都放上芝麻秸,人走在上面,吱吱作響,這叫“踩歲”,這可不是說只有一般老百姓才做的事情,即使是皇家也要進行這一活動。當夜幕完全降臨之後,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這也是老北京的一個風俗,不管住人、不住人,是屋子就點上燈,並且一晚上不滅。有條件的人家一定會在院中立一高杆,懸天燈以示喜慶。

如果從天空中望下去,北京城就成為了不夜城,這也正是預示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亮亮堂堂。

說到年三十,就不能不說說年夜飯,老北京的風俗是家家戶戶吃年夜飯,年夜飯是用金銀米做成的,這金銀米其實就是小米和大米做成的二米飯,但是為了取好意而叫金銀米飯。插綴個金錢的松柏枝,飯裡放棗、栗子、龍眼等物。每人吃一口,但是並不吃完,而是要把剩下的在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天吃一口,以示飯吃不完,日子過得富裕。因此,年三十的這種飯又叫“隔年飯”。

大多數人在吃完年飯之後就開始守歲了,這一守就是一晚上,這也是老北京過年的一個風俗。人們認為這樣做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

初三這一天,蘇菲就跟著爸爸媽媽到外公家裡住上幾天,其他幾個哥哥們也是如此。因此,蘇菲至少要隔三四天才能見到他們。

外公林紹宏的家在市南郊,那裡開發程度不高,但勝在環境美,空氣好。蘇致揚開著白色的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