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無法團結。誰管它是“蘇俄”還是“白俄”呢?
趙烈文坐在椅子上面,自己動手倒了杯茶。喝了一口。他剛剛會見了德國駐華大使,還來不及喝口水就接到電報,然後急匆匆趕來。這時他抬起頭剛想說些什麼,就聽見左相辦公室外面傳來了秘書的聲音“相爺,皇太子殿下到了……”
話音剛落,兩個人還沒有來得及起立相迎,就看著朱國雄一臉凝重地走了進來。現在大明的政治和歷朝歷代完全不一樣。實行的是西方式的責任內閣制,皇帝和皇太子的工作不是非常繁忙,同時也不受官僚的制約——可不要以為傳統的中國皇帝就是權威無限,想怎麼就怎麼樣的。實際上他們也被龐大的官僚體系用各種各樣的“祖宗家法”約束著。皇帝老子每天的行程安排和見什麼人不見什麼人,都是有規矩管的。反而是現在的大明皇帝和皇太子比較自由……責任內閣實際上是議會選舉和皇帝任命的共同結果,管理國家的責任大部分也是他們的,君王是否勤勉反而不大要緊,所以不需要太多規矩管著。朱皇帝也不用擔心太過擔心自己的兒子(他和胡安之間其實是中華防備東華,而不是老子防備兒子),所以皇太子才可以輕車簡從地到內閣府來找首相談話。
潘祖蔭和趙烈文互相看了一眼,趕緊起立鞠躬,朱國雄淡淡地還了一個禮“惠甫你也在啊,大家正好在一起商量……”
潘祖蔭小心地問道“殿下,商量什麼事情?是不是關於和俄國結盟的?”他看了一眼趙烈文,“剛才惠甫正好帶來了和俄國達成初步結盟意向的事情,太子您一定已經知道了吧?”
朱國雄當然知道,中俄之間達成這個“初步結盟意向”可不是曾紀澤一個人的功勞,那是歐洲幾個強國之間互相博弈的結果。法國不希望俄國被德奧打得找不找北,而德國和奧地利也不希望和法國、大明完全翻臉,他們甚至不想消滅俄國,只是想佔點俄國的地盤。而英國則希望法國繼續保持中立……直到德奧把俄國打垮,然後再協調俄國和德奧,使之和解。總之,各方面反覆較勁的結果就是中俄同盟,英德奧同盟,法國接茬逍遙自在的中立。而朱胡安在整個協調談判的過程中,可是一直同朱濟世保持著聯絡的。
朱國雄找了把椅子坐下來,衝潘祖蔭、趙烈文招招手示意他們坐下“我和父皇都已經知道了。局勢的變化真是太快了,昔日的死敵現在竟然要結盟……議會方面不會通不過吧?”
“不會的。”潘祖蔭笑道,“濟世青年黨的議員可佔下院的六成,而且東林黨也不會反對的。”
朱國雄點了點頭,“這次不反對,不代表下一次不反對……現在的責任內閣在和平時期是非常好的,執政黨負責,在野黨挑毛病。可是在戰時,還是應該團結的,否則兩個黨互相扯後腿,算怎麼回事?所以皇上希望可以組成一屆聯合政府,大家團結起來一起領導這場戰爭。”
他稍稍頓了一下,又道“而且,皇上還想將大元帥府和內閣合併,成立一個擁有部分統帥權的戰時內閣。”(未完待續)
第1310章 憲政又一進步?
聽到朱國雄的話,潘祖蔭和趙烈文都是一怔。統帥權就是兵權,是最要命的槍桿子。大明覆國以來,朱濟世就把槍桿子牢牢抓在手裡,成立了大元帥府使之和內閣平行。而且還親自兼任大元帥,擔任大明軍隊的最高統帥。大元帥府的事務,連內閣丞相都無權過問!即使在大明開始實行責任內閣制之後,內閣權力也不涉及軍權,所謂的責任內閣,只能對民政和建設負責,是管不了軍隊的。
“殿下,皇上是要暫時讓內閣配合大元帥府……”潘祖蔭小心地問道。雖然他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是票箱子出來的首相,但是涉及兵權的問題,他還是不得不小心。大明帝國現在是君憲制,但是君主權力很大,可不是英國那種“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