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很多人蒸饅頭都有了花樣,牛奶饅頭、豆漿饅頭、五穀饅頭、豇豆饅頭、豆沙饅頭等等。

吹了吹,等饅頭不那麼熱了,他咬了一口。

蒸饅頭的時候還順便蒸了鹹菜,這是用豬油浸泡的鹹菜,有蘿蔔條、白菜、醃青菜等等,灑上辣椒碎、大姜和八角等大料,搭配饅頭比肉還下飯。

敖小牛家的饅頭也在這裡蒸,鹹菜是宋秋敏調製的,端出來後香味撲鼻。

敖沐陽用熱騰騰的白饅頭蘸了點油湯,又香又辣,真是開胃!

當天中午和晚上吃的都是剛出鍋的大饅頭,敖沐陽一連吃了兩頓,吃的那叫一個爽!

除了蒸饅頭,村裡還有人家在忙著做其他食物,比如紅薯糕。

宋秋敏就在家裡做紅薯糕,敖沐陽剛吃過晚飯,敖小牛就給他送來一盒子剛出爐的紅薯糕。

敖沐陽見天色不早了,就說道:“小牛,我去幫你媽一起做,怎麼做到這麼晚呀?”

敖小牛嘴裡咀嚼著紅薯糕片發出嘎嘣嘎嘣的聲音:“嗯嗯,我媽今年做的多,都給叔你的,讓你到時候去村裡人家分一分。”

一聽這話,敖沐陽更不能袖手旁觀,道:“走,叔去幫忙。”

紅薯糕自然是用紅薯做成的,這東西先將紅薯削皮然後蒸熟,爛糊以後拌上芝麻,白芝麻、黑芝麻都要有,然後使勁攪和成紅薯泥。

敖沐陽去了後就接過石臼搗了起來,他力氣大,十來斤的石臼在他手裡跟風車似的旋轉,很快砸出黏糊的紅薯泥。

宋秋敏拿了個大碗,裡面有溼紗布,她裝入紅薯泥,然後反扣在竹切片席上,這樣提起來就是紅薯片,有點像是薯條。

以前製作的時候都是要白天做,然後曬上幾天直到曬乾,現在有了電暖風,這東西制熱能力比冬日的陽光還厲害。

烤乾以後,宋秋敏就去炒了起來,紅薯片可以炒成鹹的,那就是用鹽來炒,也可以吃甜的,那就是用乾淨的海沙來炒,保留了紅薯本身的甜味。

炒熟之後,敖沐陽拿了一片在嘴裡,這是民間版的薯片,嘎嘣響,味道甘甜。

炒完最後一紅薯糕,宋秋敏用紙殼箱裝了讓敖沐陽搬回去,她還買了小紙盒分裝,讓他明天去給一些關係不錯的人家分一分。

分紅薯糕也是當地一個傳統,就是分糖,不過以前條件不行,人們家裡買不起糖塊,就用同樣甘甜的紅薯糕來代替。

到了現在,這成了一個傳統。

除了紅薯糕還有凍米糖,這個宋秋敏也給敖沐陽準備了。

和紅薯糕不同,凍米糖可得提前做了,這東西用糯米做成,把糯米洗乾淨以後,放進大鐵鍋裡使勁蒸,等到晾乾開始炒,熟糯米會膨化,最後澆上一點糖汁,晚上凍起來後就是炒凍米。

很快,臘月三十,除夕到了。

前灘鎮周邊地區,一般都是除夕當天貼春聯、掛吊錢。

上午天氣暖和,漁民們來到碼頭給漁船貼春聯、貼“福”字。

敖沐陽不用動手,敖大國幫他搞定。

他準備了好些船用喜聯,先掛在船頭貼了個得有兩米高的大福字,然後在駕駛艙門貼了個‘一帆風順’,在船尾貼了一個‘滿載而歸’。

船上貼喜聯有講究,比如船頭貼的“福”字,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樣可以倒貼,倒貼有“翻轉”的意思,這可是船家大忌。

大龍頭號是大船,要貼喜聯的地方多,還要在船員艙門貼門神,船頭要豎起彩旗、掛上燈籠,把漁船裝點一新。

忙活一通,敖大國終於忙完了。

檢查過沒有問題,他拍了拍船頭感嘆道:“夥計,過年好啊,我先給你拜年,你明年好好幹,咱們發財,一起發財!”

敖沐陽給鍾蒼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