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紅色,二、四、六複數為青色,但也有人說是數字越小器型越大,只是窯工為方便辨認而作的記號罷了。
編輯本段相關資料
鈞窯
鈞窯
簡介
鈞窯瓷器是北宋時期出現的一種最特殊的青瓷,它的前身,顯然是唐魯山窯花釉瓷器,鈞窯窯變的特殊
鈞窯
性,除了在於強還原焰下呈現的銅從2價還原到0價而出現的奼紫嫣紅外,特殊的釉面結構也影響到它的顯色,一般來說,鈞窯的釉區別於其他窯口青瓷的最大之處,是它的釉結晶結構,呈現一定的纖維狀,如果你用放大鏡觀察鈞窯瓷器的釉面,不難發現,這種纖維狀結構主要是顯色部分,而纖維狀結晶和玻璃狀均質結晶(就是不顯色部分)之間,有很大的氣泡,這些氣泡有不少突破釉面,造成鈞窯瓷器釉面呈現橘皮棕眼狀,這顯然有助於光在釉面的散射,使得鈞窯窯變顏色的層次感更加豐富,這一般是加入石灰鹼的緣故,所以說,鈞窯窯變的呈色,銅的還原反應是直接原因,而石灰鹼入釉則是間接原因
鈞瓷的藝術特色
郟縣黃道窯,除了燒製白釉、黃釉、黑釉瓷外,從唐代起,還利用不同金屬氧化物的釉料,成功地掌握了兩色釉技術,產品有黑釉藍斑器,或在白釉上施青藍斑彩,形成了此窯產品的獨特風格。特別從晚唐開始,魯山段店窯,郟縣黃道窯,內鄉大窯店窯和禹州趙家門窯,出現的“雨絲狀”的窯變斑彩更為宋鈞窯變工藝開創了先河,故有人稱這種窯變斑為“唐鈞”。鈞瓷數百年之盛燒不衰,有其獨特的工藝特徵和風格,鈞瓷的窯變藝術更技高一籌,有著極高聲譽。鈞瓷銅紅釉的燒製成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在我國陶瓷工藝美術發展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鈞窯
唐代的花釉
採用簡單的工藝處理,卻達到了給人以美感的藝術效果。更引人注目的郟縣黃道窯所燒製的黑釉藍斑器,在白釉上施青藍彩斑,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其窯變工藝可能是在蘸釉之後,採用塗彩或點彩的方法,以;
河南許昌御鈞鼎
加重色彩,經過窯變,使其形成塊狀的斑彩,這種塊斑,形狀各異,變化萬千,黑裡泛藍,或黑釉黃斑,恰似金光閃閃,獨具風姿。
宋鈞窯變色釉的形成機理
有其複雜的過程。由於鈞瓷的基本釉色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淺如天青,深如天藍,比天青更淡者為月白,而且具有瑩光般幽雅的藍色光澤。其色調之美妙,為一般窯口的產品所不及。鈞釉在化學組成上的特點:三氧化二鋁含量低,而氧化矽含量高,還含有0。5~0。95%的五氧化二磷。早期宋鈞在二氧化矽與三氧化二鋁之比介於11~11。4之間,五氧化二磷多數佔0。8%。官鈞釉的二氧化矽與三氧化二鋁之比為12。5左右,五氧化二磷在0。5~0。6%之間。關於宋元時期鈞瓷胎釉化學組成的範圍,
編輯本段禹州是鈞瓷的故鄉
院對宋元鈞瓷標本所作的化學分析如下表:
宋、元鈞瓷胎釉化學組成表(略)
鈞釉的紅色是由於還原銅的呈色作用。紅釉中含有0。1~0。3%的cuo(氧化銅),還含有一定數量的sno2(二氧化錫)。在天藍、天青和月白色釉中,cuo含量極低,只有0。001~0。002%,和一般白釉中的含量相近,鈞釉的紫色是由於紅釉與藍釉互相熔合的結果,鈞瓷的紫斑是由於在青藍色的釉上有意塗上一層銅紅釉所造成的。
鈞窯在燒成上採用素燒和復燒兩道工序,在復燒時先用氧化焰,當釉熔融時,改用還原焰的氣氛,由於銅的還原作用,使其出現美麗的藝術效果。形成鈞瓷釉面的五光十色,相映生輝,鈞瓷著名的窯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