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章 大名第一條鐵路

李逐浪之所以沒有跟著洛璃去南齊,是因為他有著更重要的計劃,這幾天,他留在臨海,將幾乎所有的能工巧匠全部召集過來,開始共同實施一個宏偉的計劃。 陽光透過蔥鬱的葉頂灑落,輕柔地點綴在一群忙碌的人群身上。這是一群身著古代服飾的工匠們,他們的面前站著一位手拿著圖紙的年輕人——李逐浪,一個意外穿越到這個古代世界的現代人。 “各位師傅,鐵軌需要嚴格按照這個圖紙來製造,每一段都必須保證光滑、堅固和精確對接。”李逐浪手持一卷精細的圖紙,上面畫著鐵路鐵軌的設計圖,他一邊解釋一邊用手比劃著。 工匠們圍攏過來,雖然對於這些新奇的東西感到困惑,但每個人的眼裡都閃爍著探索未知的光芒。他們是經驗豐富的鐵匠、木匠和石匠,雖然之前從未接觸過鐵路這樣的建設,但對於製作工藝還是頗有信心。 “鐵軌要一直延伸到那座山的另一側,我們會先修建一個模型,然後再逐步擴充套件。”李逐浪指向遠方,那裡群山環繞,一片未開墾的荒野。 鐵匠師傅揮舞著手中的錘子,熱火朝天地敲打著熾熱的鐵塊,火花四濺。木匠們則正在砍伐樹木,準備製作軌枕和支架。李逐浪不僅帶來了鐵路建設的知識,還帶來了許多現代的建造理念,比如標準化生產、流水線作業等,儘管這些概念在古代聽起來非常陌生,但他盡力用簡單易懂的言辭和實際操作相結合,逐漸被這些工匠們接受。 他指揮著工人們測量土地,鋪設軌道,並且自制了簡易的水平儀和經緯儀,來保證鐵路的直線和平整。一條條木質軌枕被鋪設下去,鐵軌緊隨其後,用鐵釘固定在木樑上。 “記住,鐵路的每一段都要能承受巨大的壓力,每一個接縫都不能有絲毫的錯位。”李逐浪反覆強調著。 日復一日,夜以繼日,一個現代人帶領著古代工匠們創造的奇蹟逐漸成型。雖然他們所用的工具遠不如現代精密,但在李逐浪的指導下,他們的技藝和對細節的追求讓這條鐵路的建設變得越發可能。 終於,在經過無數次的努力和嘗試後,第一段實驗性的10公里鐵路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鋪設完成。一輛由牛拉動的簡易車輪緩緩從鐵軌上滑過,儘管還遠遠達不到現代火車的速度和負載,但這一刻無疑是一個偉大的開始。 李逐浪站在鐵路旁,望著他的這些揮灑汗水的工匠們,心中充滿了驕傲。 按照他的計劃,將要修建一條從臨海港到海西昌東地區,再延伸到白銀的的鐵路,總里程超過四百多公里,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鐵路將沿線的石油和礦產,源源不斷的運到臨海城,運輸效率的提升對於今後臨海的工業發展至關重要。 而且這條鐵路的修建,對於現在的北疆來說,還有著一個別人認識不到的作用!那就是帶動就業,在李逐浪看來,如今的北疆百廢待興,最大的問題是經濟水平十分低下,北疆百姓主要依靠的農業又在今年的雪災中損失慘重,糧食的輸入主要依靠外援,既然農業的問題一時半會解決不了,那麼李逐浪就打算另闢蹊徑,以工業帶動發展,臨昌鐵路的修建,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一項空前浩大的工程,可以說不比修建長城的工程量小,因此所需要的工匠和民夫的數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李逐浪的設想是將臨海港作為貿易出海口,利用繁榮的貿易賺取大量的貨幣,手裡有了錢,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投資在鐵路建設,大量的貨幣透過工程招工的形式,作為報酬發放到工人的手中,提升北疆百姓的收入水平,同時大量人口聚集在鐵路沿線,又可以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而百姓手裡有了錢,就可以用來購買糧食和工業產品等生活物資,甚至在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方,還可以嘗試性的開發房地產!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完美的閉環,徹底的盤活北疆的經濟發展! 當然,這幅宏偉的藍圖,如今的關鍵點還在能否成功的解決目前北疆的糧食問題,畢竟民以食為天,如果這波不能讓北疆百姓渡過難關,大家都餓死在春暖花開的時節,那後續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