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是他們最後的本錢了,即便是留下決戰,能擊敗這支大中軍,那麼以大中軍的實力,也能將他們這些兵馬基本上拼光,他們即便是獲勝,又有何用呢?
所以皇太極根本不敢這個時候留下來跟大中軍決一死戰,所以山海關外一戰之後,皇太極便一路督軍疾走,並且為了甩脫後面那些如影隨行的大中軍,皇太極甚至連一些不重要的輜重,最後都乾脆拋下了,等他們撤到錦州的時候,幾乎連兵糧都快耗盡了。
可是即便如此,那數萬大中軍卻依舊不離不棄的緊緊的跟在他們的背後,就如同一群惡狼一般,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建奴軍稍有不慎,便會被他們撲上來猛咬一口,這讓他們徹底也都體會到了,當初他們追殺那些明軍時候,明軍兵將的感受了。
等到了錦州城下的時候,建奴已經是被打的沒了一點脾氣,全軍上下士氣跌到了谷底,當看到錦州城的時候,他們一頭便扎入到了錦州城中,而錦州則是這次他們南下的起點,在這裡尚還囤積了一些糧秣,這讓兵糧短缺的建奴軍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於是大批建奴便聚集在了錦州城下,拉開了背水一戰的架勢。
皇太極和諸多奴酋們環視一下,這才悲哀的發現,此次他們南下,轉了一圈之後,居然就這麼又回到了起點上,可是和他們出發的時候不同的是,他們出發的時候,在這裡整整聚集了近二十萬兵馬,全軍上下可謂是氣勢如虹,大有一舉踏破山海關,攻入他們夢寐以求的燕雲之地的氣勢。
但是到了這會兒,皇太極他們悲哀的發現,再次回到這裡的他們的大清兵馬,卻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馬,而且這一路上撤下來,他們被大中軍打的是沒有一點脾氣,這僅剩下的八萬兵馬,也都成了疲兵衰兵,士氣可以說徹底跌到了褲襠裡面。
賠大了!這是現如今所有建奴軍上下的一致想法,他們南下時候帶的幾十門紅衣大炮,到了這會兒連連損失之下,僅剩下了不到十門,數萬耗費他們無數錢財和精力武裝起來的那漢八旗的兵馬,到了這會兒還跟著他們的僅剩下了不到四千餘人,漢八旗幾乎可以說是損失殆盡了,如果不是還要保住僅剩下的這些被他們視作最後仰仗的紅衣大炮的話,估摸著這最後的幾千漢八旗的漢兵,也早就被他們丟光了。
至於隨行出征的八旗蒙古的兵馬,這會兒可以說已經不剩幾個了,除了在山海關損失的之外,跟著阿巴泰和豪格入關的那些八旗蒙古的兵馬也幾乎盡數折在了關內,剩下的布顏代等蒙古諸部的兵馬,這一路上也是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早已在經過寧遠城的時候,紛紛逃回到了蒙古草原之中。
還有大批跟著出征的跟役、包衣,這一路上也被大中軍追上殺了不少,至於從朝鮮強徵來的一萬多朝鮮人,更是幾乎也沒有剩下幾個。
當看著跟著他跑回來的這些八旗兵,皇太極真是哭死的心都有了,難不成他們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就真的這樣付之東流了不成。
第一百零三章 無奈的放棄1
眼看著建奴已經回到了錦州了,可是大中軍卻還是不肯放鬆,依舊如同跗骨之蛆一般,追到了塔山城下,而錦州城南的塔山、大興堡、杏山等城,立即便成為了大中軍下一步的目標,只要打下塔山、大興堡、杏山、松山等城,那麼錦州便成為了熟透的蘋果,隨即便會掉落到大中軍的囊中。
皇太極率兵退至錦州,這才停止了繼續後撤,在錦州城開始調兵遣將,做出了要死守錦州城的架勢。
畢竟錦州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都知道,想當初他們屢次南下,錦州都是卡住他們喉嚨的咽喉要地,這麼多年來,他們曾經數次圍攻錦州,但是都未能打下錦州城,錦州守將祖大壽,屢屢擊退了他們的進攻,如果不是上一次他們利用崇禎急於從關外抽調關寧軍入關去對付刑天軍的話,他們估計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