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或間接地提出,等到皇上百年歸老後,這樣的一位太子,是不堪繼承大統的。這件事情本就是皇上的一塊心病,就算是大臣們不說,他自己都存著廢立太子的心念,大臣們一提起,他便更加遲疑不定。
時而想到死去的皇后是一位極賢淑的女子,自己曾經答應過她一定要照顧這個長子。而且傳位於長子,本也是天經地久的事情,又怎麼可以隨便廢除 。但時而又想想太子實在是過於愚鈍,記得前些時,曾有大臣進言道,天下大旱,百姓皆無糧食果腹,太子便自作聰明地回答:“既然沒有糧食,何不讓他們吃肉呢?”
此話一出口,朝野上下一片大譁,太子愚鈍也就罷了,根本就不懂的民生,有這樣的天子,只怕天下危矣。
每每想到此事,連皇上自己都是哭笑不得,那是他的親生兒子,他自己和前楊皇后都是一個極聰明的人,為何會生出這樣的兒子來。
被大臣們說得久了,皇上的心思便越發動搖,但若光憑大臣們的幾句言語就廢去太子,似也對太子過於不公平。衛瓘就替皇上想出一條計策,“皇上有幾位皇子:ωар.ㄧбΚ.Сn,不若讓微臣代勞,出上幾道題目,讓幾位皇子一一做答。皇上比較答案,看一看太子是否真地愚鈍到無可救藥,若真是如此,再廢去太子不遲。”
他卻懷著另一番心思,知道太子必然不會親自做答,太子妃一定會找一位飽學之士代擬答案。皇上見了,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到時候便不僅是太子愚鈍,而且還犯有欺瞞皇上之罪。
皇上果然聽了他的意見,讓他出了一張考卷。考卷出好後,便著人送往各宮之中,請各位皇子親自做答。
南風拿到考卷,心中已有了計較,她也風聞最近頗有廢太子之議,她卻一點也不害怕,世間萬事,原來就不可以預料,但自從進宮以後,她卻越來越有勇氣。只覺得自己與這宮廷,如魚得水,相得益彰,她似生來便是為了宮廷而存在的。
她看了試卷,題目並不是很難,但因為是要承給皇上看的,便要仔細研究一下答案。她著人秘密抄寫了試卷,送出宮去,命幾位飽學之士做答。答案很快便送了回來,但每一個做答者都旁徵博引,文辭晦澀,似乎越是答得讓人摸不著頭腦,越能顯出自己的文才不凡來。
南風看了這些答案,不由皺起眉頭,這樣的答案一看就知道不是太子能做得出來的。
她雖然不願,但終於還是命人送了一份給張華,只令宮人傳了極短的口言:請代太子做答,將承聖攬。
過不多時,張華的答案便傳了回來。南風一看,心中暗歎,果然是張華,好象與她心有靈犀一般。
答案之中盡是使用極普通平實的言語,完全不用任何典故,只將義理說通。這樣的答案才可能是出自太子的手筆,而且雖然樸實,卻偏又能顯出內涵來。
南風命太子照著答案抄了一遍,又再三審閱,沒有一個錯字,才命人送給皇上。
另幾位皇子的答案早便承了上去。皇上看了太子的答案,只覺得太子雖然不及其他的皇子那般舌綻蓮花,但卻並非是言之無物。又聽楊皇后說,太子近來勤於讀書,都是太子妃的功勞。
皇上心中便有些喜悅,不由想到,也許再過些時日,太子會更有長進。
此時賈家一系的大臣們也都聽聞了訊息,各種保太子的議論便又開始滋長起來。雙方整日爭論,喋喋不休,皇上聽聽這邊的意見,再聽聽那邊的意見,只覺得頭大如鬥,難以決斷。
外戚的楊家本就與賈家交厚,而且此事也頗為敏感,若是太子被廢,便是楊皇后的兒子會被立為新的太子。但太子又是前楊皇后所生,也是楊家的至親。楊珧決定撇清楊家,便向皇上進言道:“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幼,就算太子生性不慧,但為人仁厚恭謙,怎麼可以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