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空戰,南京方面損失極大。而歷史上原本蘇聯給予的援助因為蘇聯本身的內戰也不可能到來,僅僅靠著南京那虛弱的空軍和日軍的精銳戰鬥機相鬥結果可想而知。
現在國府的主要防禦力量還是集中在武漢,為的是保住武漢不失重慶無虞。
“委員長,要不……我們讓宋哲元相機處理。若有不濟可撤至保定……”楊永泰沉默了良久對著蔣中證便道:“韓復榘也是如此,若是不濟可以撤至河北再行整頓。”
說著,楊永泰嘆氣道:“兩位再不濟,那也是黨國棟樑。若是如此戰損。恐人心生變哪……”
蔣中證沉默了,他知道楊永泰這是在告訴他:這宋哲元和韓復榘再不濟,那也是承認南京國府的人。若是讓他們去死,對於局勢無異還有可能逼得他們投向東三省。
國府的損失已經太大了,再也經不起這樣的損耗。如果繼續下去,最終導致的將是政權的偏移。最終,東三省會取代南京成為真正的中央權力機構。…;
事實上,東三省在某些方面已經取代的南京的職權。比如對日宣戰,比如各地的抗戰事宜等。好在是東三省至今為止沒有直接和南京撕破臉皮。終究是還在承認國府的賬。
若是他們強行要自作主張,未必就不能取代國府。這點其實也是蔣中證心中極為疑惑的,但既然對自己有好處他便不會多想。
這卻也正常。蔣中證所思所想不過是僅僅限於自己的權利。或許,再多一點兒便是自己的利益。
一個政客,你能如何指望?!若是將蔣中證放在後世,他將會是個不錯的政客。可惜的是生逢亂世,僅僅是一個不錯的政客是完全不夠的。
沒有政治家的思考和眼光,沒有納百川望世界的胸襟,你想要成大事不過是痴人說夢。
楊子任與他最大的不同便在此處,蔣中證的著眼多數時候僅僅是國內和自己的利益。但楊子任哪怕是居住在延安窯洞的時候思考的依然是環球之大勢。
如果有稍稍看楊子任的選集,特別是早期他的書信、電報及文章就會發現他的著眼點完完全全的高於蔣中證。
無論是在與南京戰爭的決策上。還是在抗美援朝的選擇上楊子任的思維和行事是蔣中證絕對不會做的。
一定程度上,楊子任吸收了斯大林關於重工業發展的想法。由此也讓整個國家在早期便擁有了完備的工業化基礎。
這點甚至到後世皆受益匪淺,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能夠自主成小到螺絲釘、大到航空航天皆可自行製造的國家能有幾個?!
剛剛起步的時候,印度的基礎比之我們要好。甚至一度的發展強於我們,但他們可曾有完備成我們這樣的工業基礎?!
印度號稱完全自主的火箭。在2010年發射。而我們呢?!那是1964年!
他們在發射第一顆“自主”研發的火箭的時候,我們已經在研究併發射載人航天了。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源於那些有著長遠目光、有著堅定信仰的人們。
“也只能是這樣了……”蔣中證沉默了良久,最終還是嘆了口氣。他沒有得選擇,現在說是窮途末路有些誇張。但日薄西山卻非妄言。
東三省漸漸的從一個主導關外的自治軍政體系,轉變成了可以替代國府的軍政體系。蔣中證知道東三省的做法,也知道東三省的官員選拔條例。
這這一切,是他完全不可能模仿的。要是去模仿,那麼唯一的後果就是在日本把他殲滅之前整個國府就自行崩潰。
積重難返,陽謀難抵!這便是蔣中證現在心情的最佳寫照。
蔣中證的起復甚至掌控,靠得就是內部利益的不斷交換。若是真的用選拔考核機制,最終只會造成新的利益交換結構。
如果強行執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