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部分

世家明知未來遼東一統天下之勢不可阻擋,可若是就此讓他們放棄數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特權,恐怕也沒多少世家會甘心。因為在世家眼中,享受特權是理所應當的。

曾幾何時,世家大族是華夏文明傳承的基石,是這個天下真正的主宰。

但是謝裒、桓彝同樣清楚,走到今天這一步,世家早已墮落。其從最初的文明傳承的捍衛者,漸漸變成凌駕眾人之上,操控著大量利益,漠視普通庶民生死,讓社會上的不公平愈發擴大化,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毒瘤。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武力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的集中,讓普通人根本沒有發言權,所謂的未來美好社會,人人平等,只是夢想,任何制度都無法改變人性,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他們不會平白的讓出自己的利益,讓別人一起分享。

客觀來講,整體而言,世家大族的素質確實要高於尋常百姓。

然而,他們佔據了太多的生活資料,擠佔了太多的生存空間,相比他們,庶民百姓幾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屋無片瓦。

如果世家大族的詩書禮儀,是建立在大部分百姓貧窮之上,那麼,這種詩書禮儀便是不穩固,不光彩,不正義,不公平的,不要也罷。

更別說自漢以降,世家傳承數百年,已逐漸從文明的守護者,演變成了‘特權’家族。

世家既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又擁有天然做官的權力。

“世卿世祿”也意味著任何一位世家子弟的爵位、官位都不能隨便任免,連天子也不能隨便處置世家。

這雖說對皇權是一種限制,卻不可避免地造成世家貪慾日漸膨脹。

然而這種制度最致命的侷限,是容易導致地方割據,世家大族壟斷地方。一旦國家、朝廷面臨生死存亡,世家大族往往首先考慮的是自身利益。而朝廷為了解決危機,不得不向世家做出妥協,而這又進一步讓世家特權化。

魏晉時期特殊的社會環境使許多世家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閒放*蕩的生活,不屑於政務軍務,而這也是導致當前一切悲劇發生的主因。

謝裒、桓彝不知衛朔之所以堅持削弱世家,根本原因就在於世家自身的腐朽。

門閥政治制度下的世家大族,尤其對於頂級世家而言,其宗族子弟憑藉門第就可做官,家族世代把持著官職。

燕國科舉制的實施,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可以透過考試參加到政權中來,更是一舉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礎“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釋奴令的推行,使一部分無地、少地的庶民得到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家的經濟基礎。

燕國推行的一切政策都是在限制世家特權,尤其科舉制的推行對特權化的世家而言是個沉重打擊。隨著各地人才流動加大、官員選拔公開化,家族門第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了。

而謝裒、桓彝正是出於各種各樣的擔心,才會對北返一事猶豫起來。

不過,只能說謝裒、桓彝對科舉制瞭解不多,導致他們誇大了科舉制的作用,並低估了世家的生命力。

其實在燕國內部已形成共識,包括各大世家在內都認為推行科舉制並不意味著世家沒落,相反若適應的好,世家獲利會更多。

但是謝裒、桓彝定是不會相信這些的,在他們腦海當中滿滿的都是傳承數百年的家族榮耀,在他的心中,世家大族的出身就代表著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天然應該享受特權。

什麼均田制、科舉制,在世家眼中簡直是大逆不道!

如果是朝廷敢推行什麼科舉制、均田制,謝裒、桓彝相信江東早崩潰了。

不過這一切都跟裴盾毫無關係,身為當今燕王岳父,在江東固然不受重用,可他的地位卻相當超然,根本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