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的。弓箭還沒照門準星呢,可練久了也一樣能百步穿楊。火槍雖然難中,但只要練久了,就自然有手感,拿起槍,就自然心中有數。
看到牛見虎把火繩點燃夾到槍機上,他依然保持著微笑。
高句麗人勸降,還這麼囂張。
他們未必是真要勸降,其實是在打擊唐軍士氣。牛見虎拿槍,李超也不攔著。若真難用鳥槍一槍幹掉這個高句麗人,也是漲士氣的辦法。
至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種法,其實李超並不是太放在心上的。這是陣前,又不是真正的國使。
火繩點燃,牛見虎一手前託槍身,一手後握槍柄。
這種握槍射擊的方式,能夠更穩定持槍進行瞄準,提高精度。
這款火槍,因為槍機形似鳥嘴,再兼之能射落飛鳥,因此稱為鳥銃。
這把由槍管、火藥池、槍機、準星、槍柄等組成的鳥槍,使用時透過預燃火繩和扣動槍機,帶動火繩點燃火藥池內壓實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槍管內的鉛彈射出,殺傷敵方。
牛見虎算是李超手下用火槍的第一高手。
看他操作火槍,十分流暢。
先從火藥揹包裡取出一粒定裝紙彈。
這也算是穿越者李超帶來的好處,不必走許多彎路。正常的火槍發展,最初是火藥和鉛彈分開的,一個火藥罐裝著火藥,臨發射前,先把火藥倒入藥管,一藥管就剛好是發射一發彈,再從藥管裡把火藥倒進槍管,然後壓火,用隨槍的通條把火藥壓實,這還有講究,不能壓的太緊,也不能太鬆,要不然都會出問題。
然後再裝入子彈,再把子彈壓實。
於要裝發射藥,把另一種配方的發射藥倒入藥室火門,然後將火門蓋蓋上。再裝火繩,把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
完成這一切,才算準備完畢。
射擊時,還要開啟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的姿勢或立姿瞄準發射。
最初就是這樣一套動作。
這種方式,預備時間太慢。
因此李超直接抄近路,拿出了定裝彈。不用再一次次量,而是直接把火藥和鉛彈稱好定量後用浸油的紙包裝成圓柱形,這樣用的時候,直接先咬開一點,倒點火藥進槍管,然後用通條把鉛彈連著紙殼一起捅進去。
這樣一來,就少了好幾道手序。
連槍機,都做了改進。運用的是後來成熟的自動火門開合技術,扳機一打,火門蓋自動開啟,不需要再先開啟火門蓋,再扣扳機。
定裝紙彈和自動火門,兩個改進,讓火槍裝填發射的準備時間大大減少,在戰場上,這減少的時間,可能帶來決定性的作用。
裝入紙彈,另往火門倒入發射藥,動作一氣呵氣。
牛見虎側身站在莊牆上,一手前託槍身,一手後握槍柄,槍端的很高,槍托剛好貼在腮上。
高句麗騎士在下面喊了一會,見城上沒人應答,還以為唐人畏懼。
乾脆直接站到了馬鞍上,然後脫下了自己的褲子,對著唐軍撒尿。
“草,老子絕不能忍,既然你愛露,那老子讓你以後想露都沒的露。諸位,看好了,老子要射他的鳥,說射鳥就不射他卵蛋。”
周邊一群將校士兵都笑。
屏息靜氣。
牛見虎瞄了一會,然後扣下扳機,龍頭夾著火繩落下,火門蓋自動開啟,燃燒著的火繩扎進火藥池。
火藥點燃,連通火藥室。
砰的一聲大響。
一股煙從槍口中散出。
李超在牛見虎要開槍時,就已經拿起了望遠鏡。
望遠鏡對準了那個醜陋的玩意。
高句麗騎士還在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