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二章 廣武營

至於那正片大漠,實際上是劉承宗懶得讓人探查,閒著扔在那也是扔,不如封給固魯臺吉,讓他去好好探查。

草灘、河流、湖泊、水頭、綠洲,當然還有戈壁灘上的鹽鹼地。

沒有不能利用的地方,鹽鹼地也有產出,只是不能種糧食,而且比種糧食還要下力氣。

它經過刮土、過淋、蒸制晾曬這麼幾道工序,可以產出鹽、鹼、硝和滷水。

滷水能點豆腐,也可以用作淤泥地的肥料。

只不過劉承宗有太多的鹽鹼地、畜牧場和廢棄城池了,延安府、慶陽府都是盛產硝土的地方。

當然因為是土硝,盛產只能是相對中原來說比較多。

火硝根據製取方法分為三類,刮土淋硝也就是土硝,是原材料最少、產量最低、生產最難的,靠的是乾旱和潮氣,每年把土地裡返上來的東西收一收。

就跟北方的田土一樣,講究個廣種薄收。

西南的洞硝生產方式一樣也是刮土,但原材料更為密集,因為是在山洞裡千百年來的蝙蝠小鳥野獸糞便的積累改變土質,一個硝洞忙活一倆月,就把陝西上萬畝鹽鹼地一年的活兒幹了。

西北戈壁裡頭那個玩意叫硝礦,不用手工業提純,大個兒的礦石,基本上是純的……難點在找到它。

找著了,分辨清楚,就能直接拿著用。

畢竟是以千萬年為單位的積累,老天爺早把提純這事給辦好了。

除了純結晶的礦,火硝、水硝、鹼,都是相同原理,需要哪個就用哪種煎煉提取手段析哪個,最後剩下來的是鹽和滷水。

當然對這個時代戰爭的火藥消耗來說,如果光打火槍,別說熬土硝,弄點人熬個尿硝都夠用。

這也是自從火器問世、傳播以來,世界各地都有火藥短缺的記載,甚至很多地方的火藥始終短缺,中原卻對這種事沒有任何記錄的原因。

這種化學提純手段在煉丹術和醫學的推廣之下,工藝早就普遍傳播開來,以至於哪兒都能取硝,它廣泛存在於每個貿易集市,這玩意一點都不稀奇。

只有屏氣之人才會意識到呼吸。

劉獅子連邊內都顧不上,更不可能把心操到邊外去了。

固魯臺吉的委任好說,寧夏的降軍倒是難辦。

因為前者有自己的固定地盤,也有生活技術上的短板,跟中原農牧互補,合作起來本身就是雙贏,對固魯來說,無非是和誰合作的問題而已。

但寧夏的降軍就不一樣了,要用他們打仗,就得收編整合,但收編整合需要時間,同時寧夏生員、將校表現出對大明的忠義之心,又讓劉獅子感到棘手。

孫祚昌、李學牧、王風水這些人,論出身不是生員就是武將。

擱在關中,這幫人反對他,也會拉起地主團練;在甘肅,會是帶兵的前線將領。

,!

忠義歸忠義,但很大程度上會有將官士人那種,本來就是人上人,起兵是為追求功名利祿和家國情懷的感覺。

劉承宗不怕這種對手,打敗他們,絕大多數沒私人恩怨的該降就降了,沒降跑了的是不服氣,自殺殉國的一方面是忠義,一方面是賭氣。

都很正常。

唯獨寧夏的武將和士人,確實讓劉獅子心裡有點發怵。

就像孫祚昌,好端端一個前途無量的生員,點了烽火就拔刀自刎,不管別人如何、不管戰爭勝敗、不管有沒有援軍、也不管後果和下場。

還有李、王二將,官位頗高的指揮使,洪承疇搞事情要武力驅逐洪承疇,劉承宗北征,又要武力抗拒劉承宗。

用站不住腳的原因,沒有周密的計劃和妥善的部署,不考慮得失和後果,去做不著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