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周城,秦始皇滅周統一中國後,將此城封給呂不韋,呂不韋精心經營,使此城規模雄偉,宏麗壯觀。西漢劉邦初都洛陽,繼續沿用此城,並不斷地修葺,使其保持著繁華的景象。到東漢則進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為皇宮。具體位置在今偃師龍虎灘村西北,這裡地勢隆起,當地群眾稱為“西崗”。

南、北宮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闕門,門兩側有望樓為朱雀門,東為蒼龍門,北為玄武門,西為白虎門。南宮的玄武門與北宮的朱雀門經複道相連,南宮朱雀門作為皇宮的南正門與平城門相通而直達城外。由於皇帝出人多經朱雀門,故此門最為尊貴,建築也格外巍峨壯觀,遠在四十五里外的偃師遙望朱雀門闕,其上宛然與天相接,堪稱東漢洛陽之奇觀。

南宮是皇帝及群僚朝賀議政的地方。建築佈局整齊有序,宮殿樓閣鱗次櫛比。主體宮殿坐落在南北中軸線上,自北而南依次為:司馬門、端門、卻非門、卻非殿、章華門、崇德殿、中德殿、千秋萬歲殿和平朔殿。中軸線東西側各有兩排對稱的宮殿建築。西側兩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東排為鴻德門、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門、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為雲臺殿、顯親殿、含章殿、楊安殿、雲臺、蘭臺、阿閣、長秋宮、西宮。東側兩排,西排為金馬殿、銅馬殿、敬法殿、章德殿、樂成門、樂成殿、溫德殿和東宮;

東排為侍中廬、清涼殿、鳳凰殿、黃龍殿、壽安殿、竹殿、承風殿和東觀。中軸線兩側的四排宮殿與中軸線平行,使中軸線上的建築更加突出和威嚴。這南北五排建築若按與中軸線直交的橫向排列,又可分為八排。這樣,每座宮殿建築的前後左右都有直道與其他宮殿相通。因此俯視南宮地面,會看到一個格子形的佈局,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規整、對稱的藝術風格。

北宮主要是皇帝及妃嬪寢居的宮城,地位比南宮更加重要,因而建築極盡豪華氣派。北宮的宮殿少於南宮,建築也沒有南宮的規整和對稱。坐落在中軸線上的建築依次為:溫飭殿、安福殿、和歡殿、德陽門、德陽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中軸線西只有半排建築,自南而北分別是:崇德殿、崇政殿、永樂宮。崇德殿南有兩門,東金商、西神虎。兩門南面有兩觀,東增喜觀、西白虎觀。中軸線東有兩排建築,自南而北分別依次是:西為天祿殿、章臺殿、含德殿、壽安殿、章德殿和崇德殿。東為永寧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宮。

德陽殿是北宮正殿,殿前有德陽門。德陽殿與德陽門之間有東閣和西閣,德陽殿是明帝修建北宮時修建的。當時由於鍾離意諫阻而緩建,後來鍾離意出任魯國相後才繼續建成的。德陽殿是北宮內規模最大的建築,建制頗似西漢末年未央宮前殿,在東都宏偉建築中壯麗莫比。新建成的德陽殿,臺階高二丈,花紋石作壇,白玉砌臺階,黃金鑄成的柱子鏤刻著三帶纏繞的花紋,並套以橘紅色,屋內的牆壁上畫著優美的圖案,紅漆樑上鑲嵌著青色翡翠,並引洛水注於殿下,當時人稱“珠簾玉戶如桂宮”,實不為過。德陽殿南北寬七丈,東西長三十七點四丈,可容納一萬多人。

李尤在《德陽殿銘》的銘文中寫道:“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側,弘涎彌光。大漢體天,承以德陽。崇弘高麗,包受萬方。內宗朝貢,外示遐方”。漢代宮庭建築,非常重視庭院大門。大門不但寬闊,而且兩側立有高大的石闕。石闕之上,往往有觀。觀是一種建在幾丈高的高臺上的建築,可以遠望。德陽殿門闕高聳人云,“自到偃師,去宮四十五里,望朱雀玉闕、德陽,其上鬱律與天連”。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入駐京城(求推薦、收藏)

德陽殿建成後,百官大聚會,明帝想起了鍾離意的規諫,很有感觸地對公卿說:“鍾離意尚書若還在京城,此殿當不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