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鶴居士冷笑道:「上樑不正下樑歪才對。」
就在此時,有人一聲輕笑,「諸位稍待,還是由我來領教大劍仙的絕學罷。」
聞聽此言,白鹿先生臉色一沉,卻不曾出聲。而青鶴居士則是面露喜色,顯然是來了了不得的幫手。
李道虛的臉上無悲無喜,只是道:「手下敗將。」
只見一人當空落下,一身紫衣,頭戴金冠,腰束玉帶,卻如人間王侯一般。
青鶴居士道:「徵公到了。」
來人正是宋政,他與趙政同名不同姓,趙政的字是「正己」,被人尊稱為「正公」,宋政的字卻是「徵官」,故而被尊稱為「徵公」。
如今的宋政已經與在草原時大不相同,不再是失甘汗的相貌,也無失甘汗的不安和怯懦,盡顯威嚴從容,以及一身風流。
對於宋政出現在此地,李道虛並不如何意外,因為李玄都早已在信中有了如此推測,他也知道宋政敢於來此,必然有所依仗。
宋政來到李道虛面前,道:「李先生,真是許久不見,上次見面,還是崑崙山玉虛峰上的玉虛鬥劍,也是拜李先生所賜,我宋某人才不得不蟄伏多年。」
李道虛道:「若是我沒記錯的話,當初玉虛鬥劍,是你主動向我挑戰,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宋政一笑道:「亞聖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當年一敗,才有了我今日,若是依照我當年的法子繼續走下去,只怕是一條斷頭路。」
李道虛問道:「你今日到此,是否還要向我挑戰?」
「非也。」宋政搖頭道,「我不想挑戰李先生,我只想殺了李先生。」
話音落下,白鹿先生和青鶴居士已經來到了宋政身旁,只待最後的紫燕山人趕到,便湊齊了四人之數的「四時陣」。
若僅僅是四位隱士出面,就算結成了陣法,也未必是李道虛的對手,可把關鍵一人換成宋政,那就大不一樣,宋政既然敢於出現在此,定是大有依仗。李玄都所作老玄榜已經把他列入其中,就是推斷宋政很有可能已經躋身長生境界。
一個宋政加上三位儒門隱士,縱然宋政初入長生境,就算李道虛境界修為超凡入聖,也非要被留在此地不可。
第十五章 路途記事
時間往前推移,李玄都分別給三位長生地仙發出傳書之後,就離開了太平山,啟程動身前往中州龍門府。
這一路上,李玄都走得不緊不慢,他去得太早,沒有任何意義,這就好比是搭臺子唱戲,他不是角兒,也不到他出場的時候。
陸夫人送了李玄都一輛特製的馬車,不同於常見的雙輪馬車,這輛馬車是四輪,車廂的空間更大,雖然沒有機關鳥那麼神奇,但是具有十分出色的減震功能,無論是何等崎嶇山路,都感受不到顛簸。李玄都沒有拒絕陸夫人的好意,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李玄都也是如此,如今身份地位高了,出門乘船坐車,不想徒步而行,也不想御空飛掠,就連騎馬也是少了。
這次出行,李玄都可謂是輕裝簡從,除了他和秦素之外,就只有一名負責駕車的車夫,也是算準了儒門被三位長生地仙逼上門去,自顧不暇,再難有餘力去顧及其他。
可以說從現在開始,雙方攻守之勢互易,局勢扭轉了。
路途漫漫,李玄都大多時間都在閉目凝神,精進自身修為。這一點是傳承自李道虛,很多時候,固然要看機緣造化,可是沒有機緣造化的時候,還是要靠水滴石穿的堅持不懈,李玄都的資質高則高矣,但也不算是絕無僅有,最起碼秦素就絲毫不遜於他,只是說起持之以恆,秦素就萬萬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