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起來,張靜修已經做了半個甲子的大天師,在正一宗中積威之重,無人敢忤逆半分,不過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與張靜修同輩的張靜沉。
人到齊之後,張靜修剛剛落座,張靜沉已是開口發難:「大天師,此番地師來襲,你為何不在大真人府中?就算要閉關,我雲錦山乃是七十二福地之一,素有『地仙隱庭』之稱,如何不能閉關?」
若是平常時候,張靜修定是不會作答,只是現在人心不穩,他總要給出一個交代,於是說道:「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我正一宗所在的雲錦山雖然名氣極大,但與此山是否福地關係不大,更多原因是祖天師在此立下『正一盟威』道統的緣故,後有歷代祖師發揚光大天師教、正一宗,世人這才無不知曉雲錦山。可論實際排名,雲錦山只是第三十一福地,比之東華宗的丹霞峰、清微宗的青嶼山、靜禪宗的爛柯山都相去甚遠,更遑論是排名靠前的十大福地,貧道想要突破地仙桎梏,需要藉助天時地利人和,故而離開雲錦山前往終南地肺山,當年太上道祖曾經在此講經煉丹,是為第一福地。」
張靜修望向張靜沉,微微加重了語氣:「張靜沉,你可是懂了?若是沒有其他疑問,那就入座。」
張靜沉深深看了張靜修一眼,不再說話,緩緩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在張靜修和張靜沉兩兄弟入座之後,剛剛趕回大真人府不久的東玄道人、張嶽山,以及張靜玄、張岱山等人才陸續入座。無論他們心中如何想,正一宗畢竟沒有遭遇到傷筋動骨的實質傷害,再加上張靜修積威深重,此時還談不上逼宮之說,可如果張靜修不在了,只剩下顏飛卿一人,若是沒有天人造化境的修為,能否鎮得住這些正一宗宿老,就很難說了。正如清微宗的李元嬰,如果沒有李道虛坐鎮,就憑他一人,是無論如何也鎮不住張海石的。
說到底,江湖宗門不是廟堂,沒有一個足夠穩定的權力框架,很多時候還是要看一宗之主的境界修為和個人威望。哪怕是最為重視規矩法度的清微宗,尚且不能完全擺脫此等窠臼,更何況是正一宗。今日之事,幸而張靜修的境界太高,或者說其他宿老的境界太低,若是在正一宗的鼎盛時期,有數位長生境的長老制衡大天師,或是張靜修只有天人造化境,釀成今日大禍之後,縱使張靜修有足夠的理由,也難免會被宗內長老問責,甚至被削去部分權力。可如今的正一宗只有張靜修這一位長生境地仙,張靜沉在口頭上發難逼問就已經是極致了。
原本就佔地極大的大堂,今日竟是坐了一個滿滿當當,然後就見周邯堂抱著已經變為冰雕的陳氣寒來到堂中,道:「陳師弟在鎮魔臺上糟了地師毒手,還請大天師出手解救。」
張靜修點了點頭,隨手一招,以「太上丹經」化出一簇「三昧真火」。
火光落在變成冰雕的陳氣寒身上,映出重重迷幻色彩。
張靜修屈指一彈,火焰瞬間將冰雕整個裹住,然後就見堅冰開始漸漸消融,與火焰不斷抵消,堅冰悉數融化之後,火焰也剛好消散。張靜修沉聲道:「再有半個時辰,陳師弟便能醒來,你且看顧好他。」
周邯堂應了一聲,扶著陳氣寒退下。
然後,張嶽山、東玄道人又起身稟報各處損失,損失最為慘重的就是上清鎮,幾乎半個鎮子化作廢墟,鎮子上居住的多是正一宗弟子的家人,許多人聞言之後,立時面露悲憤之色,而上官莞和鍾梧等人撤離時,還不忘將那些火炮悉數毀去。
張靜修平靜道:「派人將那些火炮殘骸悉數運上山來,就放在大真人府的正門前,讓全宗弟子和整個江湖都看清楚了,我正一宗一日不報此仇,一日不將這些火炮殘骸移走。」
第三十六章 清微秘辛
這次散功,足足用了六個時辰,一直從清晨到傍晚。以稚童天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