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疑惑道:「姓孫的勛貴人家?」
稚童笑了笑:「帝京城中的勛貴人家,可謂是盤根錯節。多年以來,透過各種姻親關係,都沾親帶故,幾乎可以算是一家人了。想要捋清楚其中關係,著實費了不少氣力。貧道有一位旁姓師弟,因為擅長治病驅邪,經常出入各大勛貴府中,經過幾番暗中查探打聽,這才知道,那戶孫姓的勛貴人家有個老太君,老太君有個妹妹,嫁給了老燕王做側妃。謝雉正是透過這條門路進了選妃的名單,在進京待選的時候,便居住在這戶孫姓權貴的家中。線索到這裡便斷了,再也查不出什麼。貧道本也沒奢求能查出什麼驚人內幕,故而沒有太過在意,直到今日,貧道知曉了地師就是當初的齊王,回想此事,這才發覺不對,那老燕王生前的時候,與齊王關係最好。」
李玄都聽到這裡,哪裡還不明白,道:「如此說來,謝雉進宮之事竟是與地師大有關係。」
稚童道:「進獻美人這類手段,最是防不勝防。貧道有一個猜測,謝雉本是地師精心安插在深宮中的一顆棋子,也許是想要透過她,來加害於穆宗皇帝,畢竟穆宗皇帝在世時,也算是文才武略的有為君主,重用張肅卿、秦襄等人,已是收復了西北,在這種情形下,地師等人想要在西北起事,那是千難萬難。」
李玄都微皺眉頭,道:「晚輩曾經聽張相說起過,當年太祖皇帝立國之初,有感於江湖武人的實力超群,為防備江湖武人恃力行兇,先是組建了青衣司,又在內廷中設立二十四衙門,派人從天下各州府搜羅資質根骨上佳的孩童,帶入宮中,經過甄選之後,傳授高深武學和術法,這就是宮廷內眾多境界高絕大太監的由來,也正因為是自小培養,這些巨宦以皇室為家,對於皇室中人忠心無比。穆宗皇帝起居出行都必有一位大太監隨行,哪怕是召嬪妃侍寢,也斷無例外。在此等情形之下,謝雉如何能加害於穆宗皇帝?就算她僥倖成功,又如何能掩人耳目,成了如今的大魏太后?」
稚童道:「江湖之大,無奇不有,便是貧道也不能盡知。以地師的手段,有其他可以瞞天過海之法也未可知。」
李玄都是見識過地師種種手段,心中一凜,只覺得當年的帝京之變竟是疑霧重重,他這個當事之人可真是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此時一直在旁聽的秦素忍不住問道;「如今地師在西北另立朝廷,謝太后在朝廷執掌大權,雙方交戰,豈不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李玄都笑道:「這也沒什麼想不通的,打個比方,日後你嫁給了我,有了兒子,我早早身故,你便是李家的老太君,大事小情都由你做主,若是李家和秦家起了矛盾,你是偏向於秦家呢,還是李家呢?自然是李家,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兒子。」
有張靜修的身外化身在旁,秦素不好發作,只能臉色微紅地狠狠瞪了李玄都一眼。
李玄都渾不以為意,繼續說道:「人的位置決定立場,如果這個推斷為真。謝雉以前聽從地師號令不假,可她做了大魏太后並垂簾聽政之後,就萬不會再聽地師的號令,誰願意一輩子都屈居人下?再者說了,朝廷不是鐵板一塊,謝雉更不是唯我獨尊,她若有其他心思,也坐不穩這個太后位置,自會有人取代她。」
稚童點頭贊同道:「正是此理,就拿貧道來說,雖然貧道是大天師,但如果貧道不能維護正一宗,反而出賣正一宗的利益,也是坐不穩大天師之位。不管謝雉以前如何,在她鬥倒張肅卿而掌握朝廷大權之後,就萬萬不會再聽地師的號令了,更何況如今的她又有李道兄支援,怕是地師也奈何不得她。再有就是,恐怕地師當初也沒有料到謝雉竟能爬到如此高位,依貧道看來,地師是將謝雉當作一枚棄子,在穆宗皇帝死後,謝雉也就該死了。可偏偏謝雉沒死,反而大權在握,大大出乎地師的意料之外,所以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