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再次沉默了。
張海石說道:「大師兄已經死了,死得乾乾淨淨,除了一個名字什麼也沒剩下,我不希望你重蹈覆轍。」
李玄都輕聲道:「有些事,不應問能不能,而要問該不該。」
「大話。」張海石語氣微冷,「大道理到處都是,張口就來,可是幾個人能夠做到?」
李玄都不想與二師兄發生爭執,不過還是說道:「不去做,它們永遠都是束之高閣的道理,落不到地上。」
張海石神情複雜,長長嘆息一聲,「如果你執意要做,那我希望不是現在。」
李玄都低聲道:「這是自然。」
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
船隊悠悠駛過東海,船上旗幟上那個碩大的「李」字讓一行人暢通無阻,每每遇到清微宗巡船,對方都要主動禮讓。
進到一百零八島的範圍之後,張海石回到了自己的座船,與李玄都作別。李玄都停船目送,看著李家子弟們的船各自散去,而張海石的座船則獨自駛向了蓬萊島的方向。
秦素陪在李玄都的身旁,輕聲問道:「那天……你與二師兄談了什麼?他似乎很不高興。」
李玄都嘆了口氣,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素素,你覺得誰才是這個世道的主宰,是我們這些地方豪強嗎?是帝京的皇帝嗎?是長生地仙嗎?」
秦素一怔,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玄都沒有繼續說下去,待到張海石行遠之後,讓人繼續行船。
到了東海,距離楚州就不遠了。
楚州的面積在天下各州之中屬於較小的那種,又因為處在齊州、蘆州、江州的夾縫之中,換而言之,處在清微宗、慈航宗、太平宗三者之間,所以沒有宗門在此立足,只有一些不成氣候的小門小派,使得此地成了三大宗門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三教九流,來往頻繁。
因為楚州靠海的緣故,許多海客在此停留,訊息也算靈通,許多大事都會透過海路順路傳到此地。
遼州最大的港口位於獅子口,而楚州最大的港口則位於臨海縣,也是數得上的繁華之地,不輸許多府城。太平宗專門在這座縣城中開設了一座客棧和一家錢莊,清微宗在這裡開設了一家鐵匠鋪子,一家綢緞莊,一家當鋪,一家南北商號,慈航宗在這裡開設了一家胭脂鋪,一家瓷器鋪,一座書齋,一家商號。
小小一座縣城,能賺錢的行當被三家瓜分了半數。宗門之所以是宗門,而不是門派,關鍵就在於它們紮根於每個角落,不僅有人,還有錢。人護錢,錢生人,迴圈往復,稱雄一方。
在這些鋪子裡面,最熱鬧的是太平客棧,隨著太平宗重新開山,原本沉寂的太平客棧也迎來了許多變動,它們不再是太平宗的耳目,同時也肩負起賺錢的任務,陸夫人給各州的總掌櫃定下了指標,總掌櫃們又根據陸夫人的指標層層下發,各府的大掌櫃分派到每一家客棧分掌櫃的頭上。這些掌櫃們不能再過清淨日子,紛紛絞盡腦汁擴大生意,有人在酒上動腦筋,有人在菜式上想主意,而臨海縣太平客棧的掌櫃則是別出心裁,又請說書先生,又請唱小曲的,讓客棧格外熱鬧。
太平客棧是江湖中人的偏愛之地,不是因為別的,就因為招牌,臨海縣又是個四通八達之地,所以江湖豪客來往不絕。
今天太平客棧在自家門前掛了兩盞大紅燈籠,慶賀太平宗的新任宗主與忘情宗新任宗主定親之事,來往的客人少不得要對掌櫃道喜,口稱「恭賀李宗主和秦宗主新喜」,對於這些普通江湖人來說,他們可沒膽量在太平宗的眼皮底下直呼他們宗主的名姓,甚至代宗主的那個「代」字,也被有意無意地省略了,生怕犯了忌諱。
掌櫃笑呵呵地一一還禮。幾乎所有的太平客棧掌櫃都是陸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