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家和日本的貿易互換太吃虧了。”
山東港口外貿官員在陳玉懷這裡碰了軟釘子,陳玉懷他們當地政府沒有日企投資的企業,有些板栗乾果出口到日本株式會社。
這時候,政府也不過分關注這些民間貿易,政府只是瞭解一下蟾酥貿易換貨的具體詳細情節。
象徵性的由張主任給陳玉懷打了一個電話,電話內容是說:“本著中日友好合作的基本國情,民間貿易我們雙方都要尊重市場價格,換句話就是能賣高價就不要手軟。”
這場小範圍單物種的貿易摩擦,各方登場各施手段較量了一個多月,直到最後日本外貿公司妥協才圓滿收場。
其實日本付出的代價並不高,三年前,日元匯率沒有大幅升值蟾酥630元一斤,現在750元一斤的蟾酥餅價格。
也就相當於那時候的500元左右,兩國的外貿交換本國還是吃虧,這就是匯率變化收割財富的一種手段。
陳玉懷被香江的一些報紙稱為外貿奇才,國家新聞部門卻冷冷清清的沒人關注,上邊有政策要求低調處理兩國貿易摩擦事件。
但是,陳玉懷四個小目標的貨款剛剛到賬,馬上卻被當地政府盯上了,張主任這次又過來找陳玉懷。
地區要在本市建設一個鋼鐵廠,希望陳玉懷能夠用這筆錢投資,他要不想投資鋼鐵廠 ,把這筆錢借給政府也行。
政府這邊按照存款利息付賬,這筆錢由市政府做為擔保,由市政府財政每年撥款支付利息。
沒有當時答應張主任的條件,建設鋼鐵廠對本地是一件好事,陳玉懷應該投些錢拿一筆分紅。
但是,記憶裡這家鋼廠五六年後才建設完成。紅火了沒有幾年時間就破產了,
不是因為鋼鐵廠經營不善,而是因為鋼鐵廠的領導想改成股份制,瓜分國有資產才能假公肥私。
鋼鐵廠的領導層故意弄的廠子半死不活,他們領導班子的準備私人接手改制。
沒想到,有個南方的焦炭供應商半路殺了出來,把鋼鐵廠接手以後,幾年就變成身家百億的大老闆。
張主任回去以後,地委的一哥大佬出面接見陳玉懷,一哥大佬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做思想工作。
陳玉懷和一哥大佬聊了一小時,陳玉懷提出可以把錢借給政府,建設鋼鐵廠他本人也是非常支援。
但是,陳玉懷不要政府財政撥款的利息錢,他想要市裡轄區七座礦山的三十年採礦權,
這些礦山就作為借錢的交換條件,利息就作為承包礦山的採礦費用。